[实用新型]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导线及应用耐高温导线的综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657.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9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计克云;姜绪宏;吴浩;何元元;丁云春;张少东;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7/18;H01B7/20;H01B7/17;H01B7/42;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航天 耐高温 导线 应用 综合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导线,包括导体芯、隔热褶皱带、气凝胶毡带、硅橡胶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及不锈钢管护套,硅橡胶层的外壁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内壁之间设芳纶绳;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耐高温导线的综合电缆,包括三叉形支撑体、耐高温导线及数据缆芯;数据缆芯的数据信号线对绞、微孔聚四氟乙烯带、玻纤带、云母带及聚四氟乙烯护套;铠装层内还设导热油管,铠装层外挤包聚酰亚胺护套,聚酰亚胺护套的挂耳部内设钢丝绳。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导线是一种抗拉力、耐高温、屏蔽性强且有一定弯曲性能的半硬导线,能够经受航天航空领域的各种恶劣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电缆能够同时传输电力和数据信号,且抗拉力强、耐高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用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导线及应用耐高温导线的综合电缆。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介绍,一架波音飞机的线缆用量不少于80km,其中机舱布线用特种电线电缆不少于30km,而且绝大多数线缆采用的是体积小、重量轻、耐高温的辐照交联或硅烷交联电线电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信息产业不断提升,国防兵器推陈出新,民航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对特种电线电缆的需求急剧上升。
航空航天用电缆首要的要求就是能耐得住发动机、点火器及外机壳附近的高温,但现有主流的耐高温电缆还是采用多层无机绕包的方式进行隔热,严重影响电缆的弯曲性能及铺设使用效率,
因此需要对现有航空航天用电缆进行改进,以使其经受各种高温环境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柔软度和机械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导线及应用耐高温导线的综合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导线,包括导体芯、绕包在导体芯外的隔热褶皱带、绕包在隔热褶皱带外的气凝胶毡带、挤包在气凝胶毡带外的硅橡胶层、挤包在硅橡胶层外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以及紧套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的不锈钢管护套,导体芯具体是由多股镀银软铜导线同心同向绞合而成,隔热褶皱带具体是由褶皱蕾丝带以及填充在褶皱蕾丝带的气凝胶粉末组成,隔热褶皱带与气凝胶毡带的缠绕方向相反;
硅橡胶层的外壁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内壁之间设有芳纶绳,数个芳纶绳沿导体芯环形分布,硅橡胶层的外壁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内壁设有与芳纶绳卡接的凹槽;
不锈钢管护套具体是不锈钢波纹管。
优选地,隔热褶皱带的褶皱蕾丝带是由氨纶丝编织而成的、筛孔为20-30目、基体厚度为0.1mm且褶皱高度为0.3mm的扁带结构,褶皱蕾丝带螺旋缠绕的重叠率为25-30%,通过褶皱蕾丝带绕包形成带有孔隙的绕带层,掺入气凝胶粉末,与气凝胶毡带一起形成双层隔热。
优选地,气凝胶粉末具体是粒径为100-150目、孔隙率为95%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气凝胶粉末粒径小于褶皱蕾丝带的孔隙,便于渗入到孔隙中。
优选地,气凝胶毡带具体是厚度为2-3mm的气凝胶绝热毡缠绕而成,其缠绕重叠率为30-40%,气凝胶毡带厚度较厚,以提高隔热性,但绕包过程中,重叠率不能超过50%,否则造成三层气凝胶绝热毡叠合而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导线的弯曲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应用耐高温导线的综合电缆,包括设在中心位置的三叉形支撑体,三叉形支撑体由中心管体和环形分布在中心管体外的三个支撑条,中心管体填充有导热油,相邻支撑条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一个前述的耐高温导线,支撑条远离中心管体的一端附近设有数据缆芯;
数据缆芯的内芯由带绝缘皮的两根数据信号线对绞而成,数据信号线外绕包由微孔聚四氟乙烯带,微孔聚四氟乙烯带外绕包由玻纤带,玻纤带绕包由云母带,云母带外挤包有聚四氟乙烯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的外缸气密性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VR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