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料端防油液污染的球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102.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8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蒋仁东;杨雁鸣;何逊;王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 端防油液 污染 球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端防油液污染的球磨机,属于选矿设备领域。本装置包括筒体(3)和防污环(5),防污环(5)上设置有凹槽,防污环(5)设置在筒体(3)的进料端(31),且与筒体(3)的进料端(31)端面可拆卸连接。本装置对原有球磨机设备结构没有做改动,仅增加一个防污环(5)。具体是在球磨机筒体(3)的进料端(31)端面安装一圈防污环(5)。其原理是当有反排出的矿浆时,大部分矿浆在防污环(5)外侧壁的凹槽内,就通过筒体(3)转动离心力作用甩出,即使剩余少量的矿浆也将通过防污环(5)隔绝,解决返排矿浆通过筒体(3)端部和静压轴承座(2)之间的缝隙渗入到静压轴承座(2)内污染油液,引起设备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端防油液污染的球磨机,属于选矿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选矿用球磨机结构主要由进料管、筒体、静压轴承座等主要部件组成,实现对矿石的研磨。而筒体两端分别于静压轴承座支撑,且筒体靠近进料管端部为进料端,使得球磨机筒体安装于静压轴承座上,液压系统提供压力形成油膜将球磨机筒体两端与静压轴承隔离,以实现设备稳定运行。为防止油液污染,现球磨机空心主轴和静压轴承座之间通过O型密封环实现密封作用。
但是球磨机在生产过程中,虽然进料端安装有进料螺旋和挡料板,当出现涨肚或矿浆量过大等原因时,仍然会发生筒体内矿浆从进料管和进料端间隙中反排出来现象,排出的矿浆随着在进料端端面由中心向四周分散,最终通过进料端和静压轴承座之间的缝隙渗入到静压轴承座内污染油液,引起设备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返排矿浆通过筒体进料端和静压轴承座之间的缝隙渗入到静压轴承座内污染油液,引起设备故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进料端防油液污染的球磨机,包括筒体和防污环,所述防污环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防污环设置在筒体的进料端,且与筒体的进料端端面可拆卸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防污环外侧壁上的凹槽截面为U形结构。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防污环与筒体的进料端端面连接侧的凹槽侧壁高度大于远离筒体连接处端面的凹槽侧壁。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防污环与筒体的进料端端面连接侧的凹槽侧壁的上端面距筒体轴线的距离大于静压轴承座的内圈半径,凹槽远离桶体连接端端面的侧壁上端面距筒体轴线的距离等于筒体的进料端半径。
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连接螺杆,所述防污环与筒体进料端通过连接螺杆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防污环和进料端端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对原有球磨机设备结构没有做改动,仅增加一个防污环。具体是在球磨机筒体的进料端端面安装一防污环。其原理是当有反排出的矿浆时,大部分矿浆在防污环外侧壁的凹槽内,就通过筒体转动离心力作用甩出,即使剩余少量的矿浆也将通过防污环隔绝,避免返排矿浆通过筒体进料端和静压轴承座之间的缝隙渗入到静压轴承座内污染油液,引起设备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体进料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筒体进料端防污环螺杆连接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进料管,2是静压轴承座,3是筒体,31是进料端,4是密封垫,5是防污环,6是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矸石、页岩烧结砖使用污泥的干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