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组合旋转运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63043.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厚秀;吴东栋;秦华容;汪兆军;廖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G21D1/02;G21C17/017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旋转 运动 结构 | ||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组合旋转运动结构。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两组增压缸与气源接通和断开,实现滑轮的在一定范围内的旋转运动,以带动滑轮上安装待转动的装置移动旋转,结构紧凑,可以适应有限的工作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组合旋转运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检修设备的机构设计中,由于工作环境特殊,检修设备能达到的工作空间限制了设备的作业范围,检修设备作业范围与自身结构、运行环境和姿态约束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复杂因素对检修设备的构型,重量,材料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在检修设备的旋转运动结构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需要结构较为紧凑的旋转运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气液组合旋转运动结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气液组合旋转运动结构,所述气液组合旋转运动结构包括:控制装置、气源、第一增压缸、第二增压缸、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液压管、第二液压管、滑轮、第一旋转缸、第二旋转缸、滑轮、轴承、拉绳、旋转平台;
所述第一增压缸、所述第二增压缸、所述第一旋转缸以及所述第二旋转缸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平台上;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所述第一增压缸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第二增压缸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起源连接;
所述第一增压缸通过所述第一液压管与所述第一旋转缸连接,所述第二增压缸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管与所述第二旋转缸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缸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旋转缸的活塞分别与所述拉绳的两端连接,所述拉绳套设在所述滑轮的圆轮外周上;
所述旋转平台沿轴向开设第一通孔,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滑轮的圆轮固定连接,所述滑轮的中心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待转动的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增压缸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第二增压缸不与所述起源连通,所述第一增压缸通过所述第一液压管带动所述第一旋转缸的活塞收缩,通过所述拉绳拖拽所述滑轮沿第一方向围绕所述滑轮轴心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待转动的装置沿第一方向旋转;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增压缸不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第二增压缸与所述起源连通,所述第二增压缸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管带动所述第二旋转缸的活塞收缩,通过所述拉绳拖拽所述滑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围绕所述滑轮轴心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待转动的装置沿第二方向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增压缸包括:气压腔、液压腔以及活塞结构;
所述活塞结构包括:第一活塞、活塞连杆和第二活塞;
所述气压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增压缸内的一端,所述气压腔的一端通过输气口与所述气源连接;
所述液压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增压缸内,所述液压腔的一端与所述气压腔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液压腔的另一端通过输液口与所述第一液压管连接;
所述液压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气压腔的横截面积;
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气压腔内,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液压腔内,所述液压腔内所述第二活塞至所述液压腔另一端的空间内、所述第一液压管中充有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容器阀门的阀门更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便携式针灸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