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管材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0378.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路好利;李从达;谢广贤;陈好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潮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B23K37/00;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丁宝君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管材 焊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管材焊接装置,工作台的上表面铺设有垂直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的两端镜像安装有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包括安装支架和纵向气缸,纵向气缸的伸缩端与上压模相连,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固定有与上压模相对应的下压模,所述上压模与下压模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用于夹持管材的凹槽,凹槽的长度小于下压模的长度,所述下压模滑动设置于第一轨道内,第一横向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且其伸缩端与安装支架的端部固定;热熔器滑动的设置于第二轨道内,所述热熔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模和凸模,第二横向气缸的伸缩端与热熔器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镜像的夹持部件可同时焊接多个管材并保证了管材焊接的同轴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管材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塑料管材时,一般采用手动焊接的方式将两组管材或管材与管接头相互对接,然后将连接处放置到焊接头的底部,转动管材或焊接头对管材进行焊接,但是手动焊接存在以下问题: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产品一致性较差,对于管材同轴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焊接效率高,产品焊接一致性好的管材焊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管材焊接的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管材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率管材焊接装置,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铺设有垂直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两端镜像安装有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的纵向气缸,所述纵向气缸的伸缩端与上压模相连,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固定有与上压模相对应的下压模,所述上压模与下压模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用于夹持管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下压模或上压模的长度,所述下压模滑动设置于第一轨道内,第一横向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且其伸缩端与安装支架的端部固定;第二横向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且其伸缩端与热熔器连接,所述热熔器滑动的设置于第二轨道内,所述热熔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凹模和凸模,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与纵向气缸、第一横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通信连接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镜像的夹持部件可保证管材焊接的同轴度要求,保证了管材焊接的一致性;通过在上压模和下压模上设置多个平行的凹槽,可实现同时焊接多个管材,提高了管材焊接的工作效率;可根据焊接管材或管接头的长度设置凹槽的长度,且凹槽长度小于下压模或上压模的长度,可避免管材焊接时在压模上滑动,保证了管材焊接的牢固性;通过开关控制气缸工作,实现对管材的夹持从而对管材进行焊接,操作简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轨,所述上压模卡接于滑轨内。上压模卡接在滑轨内,可以使上压模下压过程更加顺畅,提高了夹持管材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长度等于下压模的长度,所述下压模固定在限位座上,所述限位座卡接于第一轨道内,且限位座的端部设有限位片。将下压模安装在限位座上提高了下压模的牢固性,可根据管材的长度设置限位片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限位座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限位片插装在插槽内。可根据待焊接管材的长度设置插槽的位置和数量,实现对不同长度的管材进行焊接,提高了焊接装置的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限位片的宽度小于限位座的宽度。可根据需要将多个限位片错落插装在不同的插槽内,实现对不同长度的管材进行同时焊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两个夹持部件之间的工作台上安装有限定热熔器行程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部设有U形槽。限位板可限定热熔器的行程不超过要求范围,以便于将管材或管接头插装在热熔器的凹模或凸模内,同时设置U形槽可避免热熔器的抖动,避免因抖动造成管材在加热时产生变形,提高焊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潮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潮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0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外径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莫来石承烧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