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树移植保活的生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0145.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淼;刘璐;石鑫;刘明东;李健鹏;白剑飞;杨丹;刘会;宋玉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原野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树 移植 生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树移植保活的生态装置,包括苗木生长移植模块和设置于苗木生长移植模块顶部的移植提拉扣;苗木生长移植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种植穴;所述的生长移植模块的顶部在其中心部位设置有与种植穴连通供苗木的主干生长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方便大树移植,避免移植时土坨散坨,提高移植后苗木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移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树移植保活的生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对绿化效果要求的提升,为了满足改善生态环境及城市美化效果的需要,绿化景观中使用移植苗木已成为普遍现象。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大树移植存在施工不便,土坨极易散坨,移植后苗木成活率很难保证,尤其是反季栽植,苗木成活率极低。因此,如何简化移栽过程中的人工操作以及如何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一直是困扰园林绿化行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树移植保活的生态装置,避免移植时土坨散坨,提高移植后苗木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树移植保活的生态装置,包括苗木生长移植模块和设置于苗木生长移植模块顶部的移植提拉扣;
所述的苗木生长移植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种植穴;所述的生长移植模块的顶部在其中心部位设置有与种植穴连通供苗木的主干生长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植提拉扣为柔性提拉扣;苗木生长移植模块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或者四个移植提拉扣。
进一步地,所述的苗木生长移植模块包括内层结构、外层结构以及设置于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之间的夹层,夹层内填充保温砂石
进一步地,所述苗木生长移植模块的顶部还设置有储水腔;所述的储水腔的顶部设置有加水口和药剂添加口,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6)与所述的种植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水口上螺接有加水管口;所述的加水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水腔为环状结构,围绕在苗木主干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苗木生长移植模块在设置有若干透水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方便大树移植,避免移植时土坨散坨,提高移植后苗木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带有透水透气孔的苗木生长移植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树移植保活的生态装置,包括苗木生长移植模块1和设置于苗木生长移植模块1顶部的移植提拉扣2;苗木生长移植模块1的内部设置有种植穴3;所述的生长移植模块1的顶部在其中心部位设置有与种植穴3连通供苗木01的主干生长的空间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苗木生长移植模块1在设置有若干透水透气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原野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原野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0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