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8584.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盟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贾传美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组装 功能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包括底座和固定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模具主板,所述凹槽的内部与限位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圆孔的内部与圆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圆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模具侧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滑轨,所述固定板位于滑块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开设有方形槽。该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中电动推杆通过活塞杆推动连接板向模具主板方向移动,直至将圆柱完全贯穿在圆孔的内部,从而使得模具侧板被组装于模具主板表面,该装置通过机械校准、按压模具侧板使其紧密贴合于模具主板左右两侧,避免人工校准圆柱和圆孔的位置,提高了模具组装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现有的模具组装通常采用人工校准两块模具板之间的连接点,导致模具组装耗时耗力,其次人工对两块模具板进行按压,工作人员力气有限无法将两块模具板之间的连接点完全契合在一起,中间留有空隙,导致结构不稳,后期使用容易出现崩裂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模具组装通常采用人工校准两块模具板之间的连接点,导致模具组装耗时耗力,其次人工对两块模具板进行按压,工作人员力气有限无法将两块模具板之间的连接点完全契合在一起,中间留有空隙,导致结构不稳,后期使用容易出现崩裂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模内组装功能的模具结构,包括底座和固定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模具主板,且模具主板的前后端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与限位柱的一端相连接,且模具主板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与圆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圆柱的另一端连接有模具侧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滑轨,且滑轨的内部与滑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滑块的另一端,且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开设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模具主板通过凹槽与限位柱相连接,且限位柱的形状设置为“凸”字形结构,而且限位柱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模具侧板通过圆孔和圆柱与模具主板相连接,且圆柱的外部直径与圆孔的内部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滑轨和滑块与底座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方形槽的内表面与海绵垫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方形槽与模具侧板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边缘焊接有支架,且支架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出口端连接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末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孔槽,且孔槽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丝。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活塞杆与连接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电动推杆与支架之间设置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螺丝和孔槽与固定板螺纹连接,且孔槽之间关于连接板的横向中心线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盟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盟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8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搬运的变压器空负载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定向多头螺纹零件的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