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鞋底及减震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6380.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22;A43B23/17;A43C1/02;A43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肖照旭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足弓部以及脚跟部,所述鞋底本体的上端面与人体的脚部接触,其下端面与地面接触,所述鞋底本体位于脚跟部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其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由脚跟部后端向脚跟部前端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具有使鞋底本体实现渐进式平缓过渡,达到渐进式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最初的功能只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鞋子最为关键的两个核心功能点为减震功能与运动控制功能,鞋底较软则减震效果好,鞋底相对较硬则稳定性更好,更利于运动控制。现有的鞋子为了实现减震功能与运动控制功能,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在需要减震和需要进行运动控制的鞋底区域直接设置用于减震或运动控制的部件或结构,以改变鞋底不同区域的软硬程度来达到减震和运动控制的目的。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鞋子减震和运动控制的效果,但会导致鞋底整体的软硬程度缺乏过渡,影响穿着者穿着的舒适程度,无法得到平稳、自然的运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其优点在于使鞋底本体实现渐进式平缓过渡,达到渐进式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脚掌部、足弓部以及脚跟部,所述鞋底本体的上端面与人体的脚部接触,其下端面与地面接触,所述鞋底本体位于脚跟部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其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由脚跟部后端向脚跟部前端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本体依次设置有脚掌部、足弓部以及脚跟部,对应穿着者的脚部位置,使得鞋底本体更合脚,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穿着者行走时,脚跟后的后端先与地面接触并且最先受力,站立时,脚跟部为主要受力支撑点,脚跟部的两侧面开设有若干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减震槽,有效对脚跟部所受的力进行缓冲,提高该鞋底本体的舒适度,第一减震槽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由脚跟部后端向脚跟部前端逐渐减小设置,使得脚跟部后端的区域相对脚跟部前端的区域较为柔软,增加脚跟部行走时承受压力以及缓冲压力的能力,脚跟部前端的区域相对较硬,以提高脚跟部静止站立时的支撑能力,实现脚跟部后端向前端的渐进式平缓过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底本体位于足弓部和脚跟部之间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倾斜设置的过渡槽,所述过渡槽的上端部延伸至脚跟部的侧面顶部,过渡槽的下端部延伸至足弓部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一减震槽位于过渡槽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过渡槽,一方面,便于将足弓部所受的压力分散至脚跟部,有效减少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增加鞋底本体的柔软性和耐折度,增强鞋底本体的形变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减震槽沿鞋底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多列,第一减震槽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厚度方向由鞋底本体的下端面向鞋底本体的上端面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槽设置有多列,进一步提高脚跟部的减震能力,第一减震槽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厚度方向由鞋底本体的下端面向鞋底本体的上端面逐渐减小设置,使得位于脚跟部顶端的区域相对较硬,以提高脚跟部的支撑能力,位于脚跟部底端的区域相对较软,增强脚跟部底端缓冲压力的能力,脚跟部从顶端较硬区域逐渐过渡到底端较软区域,以渐进的方式吸收冲击的能量以实现缓冲减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6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