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5986.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5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神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徐然 |
地址: | 233664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包括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研磨装置和第一研磨装置,所述第一研磨装置包括进料口、筛网、第二搅拌叶、转轴、第二罐体、研磨辊、第二电磁阀和研磨块,所述第二罐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一罐体的顶端,所述第二罐体设置在第一罐体的内腔,所述第一罐体顶端的转轴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第二罐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转轴设置在第二罐体内的部分外套设有筛网和若干的第二搅拌叶,本实用新型对比传统的混料机,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本实用新型具有研磨工能,能提高混料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 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混料搅拌,但传统的混料机结构不够优化,设计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研磨装置和第一研磨装置,所述第一研磨装置包括进料口、筛网、第二搅拌叶、转轴、第二罐体、研磨辊、第二电磁阀和研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罐体设置在第一罐体的内腔,所述第二罐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一罐体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罐体设置在第一罐体的内腔,所述第一罐体顶端的转轴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第二罐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转轴设置在第二罐体内的部分套设有筛网和若干个第二搅拌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网与第二罐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筛网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叶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研磨辊,所述研磨辊的一侧设置有研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筒外套设有集料斗,所述研磨块与第二罐体固定连接,第二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研磨装置与第二研磨装置的结构与各部件的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二研磨装置的一侧外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外套设有罐盖,横杆和支撑杆,所述罐盖与连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盖与第一罐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支撑杆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第一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比传统的混料机,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本实用新型具有研磨工能,能提高混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混料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神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神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5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外壳
- 下一篇:用于加工齿轮的卧式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