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5971.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6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吉;葛丽军;李家帅;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洋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B63B15/00;F16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密封 甲板 落水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包括甲板主体、密封落水结构主体和通孔,所述甲板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架,所述齿条靠近装置仓的一端粘贴有第一弹簧,所述密封落水结构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水口主体,所述转轴远离第一过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出水口主体下方的密封落水结构主体上预留有空腔,所述第三齿轮机构下方的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定滑轮,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粘贴有弹性密封带,所述第二过滤板一侧的底部粘贴有第二弹簧。该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在进行安装拆卸时,流程较少,且提拿更加方便,以及可以对穿过其顶部的杂物进行收集,避免其堵塞出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落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是水上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其在生活生产中提供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历史也非常悠久,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的吨位也远超以前,船舶在行驶的过程遇到风浪或者雨水天气,其甲板上容易存在积水,对船舶的正常行驶与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就需要用到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然而现有的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在进行或者拆卸时,需要先解除其固定机构,操作流程较多,实际操作较为麻烦,且部分船舶本身吨位较大,所用落水结构的体积与重量也较大,在提拿时没有着力处,提拿较为费力;
2.现有的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在使用时,甲板上的部分杂物容易穿过其顶部的过滤机构落入出水部分,对出水部分造成堵塞,影响其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现有的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安装拆卸时流程较多,较为麻烦,且提拿较为不便,以及部分杂物容易穿过其顶部的过滤机构落入出水部分对其进行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密封甲板落水安装结构,包括甲板主体、密封落水结构主体和通孔,所述甲板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且甲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落水结构主体,并且密封落水结构主体的边侧焊接有装置仓,而且装置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机构,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架,且第一齿轮机构下方的装置仓内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机构,并且第二齿轮机构下方的装置仓内活动安装有齿条,而且齿条贯穿装置仓延伸至限位槽内,所述齿条靠近装置仓的一端粘贴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与装置仓连接,所述密封落水结构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水口主体,且出水口主体的内部焊接有第一过滤板,并且第一过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过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且扇叶的外侧焊接有齿环,所述出水口主体下方的密封落水结构主体上预留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三齿轮机构,并且第三齿轮机构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轴,而且第一固定轴的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第三齿轮机构下方的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定滑轮,且空腔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并且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固定轴,而且第二固定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粘贴有弹性密封带,且弹性密封带靠近第二过滤板的一侧与第二过滤板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板一侧的底部粘贴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第二过滤板的一端与密封落水结构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板远离第二弹簧一侧的底部粘贴有钢丝绳,且钢丝绳远离第二过滤板的一端与套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机构与装置仓组成相对转动结构,且第一齿轮机构与第二齿轮机构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与装置仓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齿条与第二齿轮机构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机构贯穿空腔,且第三齿轮机构与齿环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三齿轮机构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第一固定轴与套筒组成相对转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洋船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洋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5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电动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