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5808.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睿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3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振光 输出 光学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包括至少两个功能层,一个功能层为扩散层,扩散层上设置有偏振控制层,偏振控制层由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交替铺设而成,第一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同性,第二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入射光线沿材料平面第一方向偏振的光线经偏振控制层透射从而形成偏振光,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偏振的光线经偏振控制层反射回扩散层或者扩散层的下表面。上述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中由两种材料周期性堆叠构成的偏振控制层如同形成了一个反射型的偏振片,将此偏振控制层集成于传统扩散板上,可实现其对某一偏振方向光线的透射,同时对正交偏振方向光线的反射,从而输出该方向偏振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散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
背景技术
传统扩散板一般在材料中添加与材料本体折射率有差异的扩散粒子,当光线在材料本体中传播时遇到扩散粒子后产生多次折射和反射现象,从而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光线在材料本体中的多次折射和反射现象的完全随机和无序的,同时材料本体和扩散粒子对于光线的偏振性是各向同性的,因此,即使入射光线1'是线偏振光,入射至光学扩散材料后,经多次反射、折射,往往输出光线2'的偏振性也会极大削弱,变成部分偏振光或者类似于自然光的非偏振光,如图5所示。
对于一些需要偏振光均匀照明的应用场景,比如利用偏振光照明进行视觉检验应用、LCD液晶用背光模组等应用,传统光学扩散板直接输出的光线的偏振性会比较差,只能在光学扩散板后加入偏振片作为起偏器,来吸收掉其他偏振方向的光线。但这种方法会损失大部分(50%)光线能量,如需达到较高亮度的照明效果,则需要提高发光器件的功率来进行补偿,导致很大的能量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通过优化扩散板结构,舍去起偏器的使用,方便输出偏振光。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其包括至少两个功能层,一个功能层为扩散层,扩散层上设置有偏振控制层,偏振控制层由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交替铺设而成,第一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同性,第二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入射光线沿材料平面第一方向偏振的光线经偏振控制层透射从而形成偏振光,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偏振的光线经偏振控制层反射回扩散层或者扩散层的下表面。
特别地,第一材料在第二方向的折射率大于其在第一方向的折射率,且第一材料在第一方向的折射率与第二材料的各向折射率相同。
特别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折射率均为1.2~2.0。
特别地,扩散层为透明光学材料,且其中添加有扩散粒子。
特别地,扩散粒子的直径为0.5~50μm。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中由两种材料周期性堆叠构成的偏振控制层如同形成了一个反射型的偏振片,将此偏振控制层集成于传统扩散板上,可实现其对某一偏振方向光线的透射,同时对正交偏振方向光线的反射,从而输出该方向偏振光,将此扩散板与led、导光板、反射片等光学组件集成,可应用于偏振光照明、LCD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等场合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中偏振控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中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偏振光输出光学扩散板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现有扩散板中光线传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睿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睿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5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锁紧发动机排气出口与排烟管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硅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