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5302.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8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谭秋雪;汤保成;袁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泰福安(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距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式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结构,包括线轴以及轴盖;所述线轴包括绕线部、连接部以及固定部;所述轴盖设于连接部的顶部;所述绕线部外绕设有漆包线;所述固定部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内设有线圈端子;所述线圈端子与漆包线连接;所述轴盖的顶部设有铁片;所述绕线部内设有金属壳;所述轴盖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栅形槽;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有第二栅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部与铁片之间设置轴盖,通过轴盖的厚度从而增加铁片与金属壳之间的沿面距离,从而提升其爬电距离;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栅形以及第二栅形,能够通过增路径行程的方式来增加爬电距离,以此提升负载部的电压等级提升到1000V及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式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式开关包括直流继电器以及接触器,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以及接触器通常包括静触点、动触片、推动杆、金属壳、线轴、铁片以及线圈等部件,当线圈通电时,金属壳在线轴的通孔中移动,并带动推动杆移动,推动杆带动动触片移动,使动静触点相接触,当线圈断电时,推动杆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这种结构的直流继电器以及接触器,由于铁片直接设置在线轴的顶部,所以金属壳与铁片的距离较近,存在爬电距离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结构,包括线轴以及设于线轴顶部的轴盖;所述线轴包括绕线部、设于绕线部顶部的连接部以及设于绕线部底部的固定部;所述轴盖设于连接部的顶部;所述绕线部外绕设有漆包线;所述固定部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内设有线圈端子;所述线圈端子与漆包线连接;所述轴盖的顶部设有铁片;所述绕线部内设有金属壳;
所述轴盖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栅形槽;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有多个与第一栅形槽配合的第二栅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漆包线与线圈端子之间设有锡金属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盖向下延伸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套设于连接部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有用于给挡板限位的限位块;所述挡板设有用于给限位块让位的让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块对称设于连接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的顶部设有第三栅形槽;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有第四栅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栅形槽与第四栅形槽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栅形槽以及第四栅形槽均为直线槽;所述第一栅形槽与第二栅形槽均为圆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有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部与铁片之间设置轴盖,通过轴盖的厚度从而增加铁片与金属壳之间的沿面距离,从而提升其爬电距离;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栅形以及第二栅形,能够通过增路径行程的方式来增加爬电距离,以此提升负载部的电压等级提升到1000V及以上。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泰福安(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泰福安(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5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效果好的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温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