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下肝门阻断控制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4249.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梅;邓琴;曹琴;冉玲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下肝门 阻断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腹腔镜阻断筒技术领域,尤其为腹腔镜下肝门阻断控制筒,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筒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助滑槽与滑块的滑动作用,能够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拉动第二筒体实现对第一筒体的延伸使用,通过设置组织端和夹闭端的材质为软性硅胶材料,在使用时避免组织端和夹闭端过硬对患者阻止形成损伤,同时避免便于夹闭,该装置采用滑槽、滑块、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实现了对整体装置的长度调节,同时设置组织端和夹闭端为软性材料,大大避免了对患者的损伤同时提高了夹闭效果,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腹腔镜阻断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腹腔镜下肝门阻断控制筒。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腹腔镜下肝门阻断中,大多采用一次性吸引头的内芯,总长19厘米,长度较短,无法根据使用需要对其长度进行调整,且两端较硬的,接近组织端在拉紧阻断带时可能损伤组织,夹闭端也不容易夹闭,不仅费事费力,大大降低了使用高效率,同时容易将血管钳夹的损坏,进而增加使用成本,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腹腔镜下肝门阻断控制筒,具有长度可调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腹腔镜下肝门阻断控制筒,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穿设在第一筒体内部,所述第一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组织端,所述第二筒体的右侧穿过第一筒体并固定连接有夹闭端,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穿设有阻断带,所述阻断带的左端穿过组织端位于组织端外部,所述阻断带的右端穿过夹闭端并位于夹闭端外部。
优选的,所述组织端和夹闭端的材质均为软性硅胶材料,所述第一筒体的长短不少于26cm。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挤压在第二筒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阻断带通过通孔穿设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组织端的长度为1-2mm,所述夹闭端的长度为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助滑槽与滑块的滑动作用,能够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拉动第二筒体实现对第一筒体的延伸使用,进而达到对使用长度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设置组织端和夹闭端的材质为软性硅胶材料,能够增强组织端与夹闭端的软性,在使用时避免组织端和夹闭端过硬对患者阻止形成损伤,同时避免便于夹闭,通过转动螺纹柱,能够在螺纹帽的作用下带动螺纹柱向下移动,进而使螺纹柱对第二筒体形成挤压,实现对第二筒体的固定,该装置采用滑槽、滑块、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实现了对整体装置的长度调节,同时设置组织端和夹闭端为软性材料,大大避免了对患者的损伤同时提高了夹闭效果,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筒体;2、滑块;3、滑槽;4、第二筒体;5、夹闭端;6、螺纹柱;7、螺纹帽;8、阻断带;9、组织端;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未经南充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4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吸塑成型工装
- 下一篇:一种包装袋打包用夹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