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艺用水回收热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52498.6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彦;张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奥星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9/00;E03B1/04;E03B7/07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池学化 |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回收 热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艺用水回收热水装置,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包括热水池、冷水池、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统一接入到混合进水管,通过利用温控阀实现根据不同水温决定不同流向,对降温水的热水和冷水进行分别回收或直接将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接入到降温水热水管道和降温水冷水管道,实现对降温水的分别回收。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管路,实现了对降温水的热水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燃气耗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热水回收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艺用水回收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PVC、CPVC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一个或者多个的降温工艺流程,这些降温流程中降温所普遍使用的为降温水。降温水经过降温工艺后,水中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水的温度进行提高到135℃以上,但随着降温过程的进行,降温水经过降温流程所能吸收的热量减少,降温水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现有技术中将所有的降温水统一回收到降温水收集装置中,进行选择性的回收使用,但随着降温水在降温水收集装置中的富集以及后续低温降温水的涌入,降温水收集装置中的降温水在低温水和高温水的混合中温度逐渐降低,其混合会消耗大量的热量用于低温水的升温,因此在对降温水收集装置中的降温水进行回收利用时,仅能利用混合后的低温降温水,造成了不必要的能量损失,热量回收率降低。
因此,合理分配降温水的收集,阻断低温降温水汇入降温水收集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降温水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量的回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降温水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对降温水回流管路进行改进,实现对高温降温水的有效回收利用。
基于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艺用水回收热水装置,包括热水池和冷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池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热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有热水进水管,所述热水进水管垂直穿过所述热水池的顶部,所述热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有热水出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垂直穿过所述热水池的底部,所述热水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第一输送电机,所述第一输送电机背向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一侧连接有热水输送管;所述冷水池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有冷水进水管,所述冷水进水管垂直穿过所述冷水池的顶部,所述冷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有冷水出水管,所述冷水出水管垂直穿过所述冷水池的底部,所述冷水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输送电机,所述第二输送电机背向所述冷水出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冷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进水管与所述冷水进水管相接,其接口处连接有混合进水管,所述混合进水管连接至降温水管道,所述混合进水管与所述热水进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温控阀,所述混合进水管与所述冷水进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温控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进水管连接至降温水热水管道,所述热水进水管与所述降温水热水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降温水进入所述热水池的速率;所述冷水进水管连接至降温水冷水管道,所述冷水进水管与所述降温水冷水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降温水进入所述冷水池的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池中设有第一测温杆,所述第一测温杆包括测温头和显示屏,所述测温头插入所述热水池液面以下,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热水池液面上方,所述第一测温杆用于监测热水池中的水温,防止热水池中的水温不适于用来回收利用时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过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水池中设有第二测温杆,所述第二测温杆包括测温头和显示屏,所述测温头插入所述冷水池液面以下,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冷水池液面上方,所述第二测温杆用于监测所述冷水池的水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上端突出于所述热水池的底部,防止热水池内沉淀物流入热水出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水出水管的上端突出于所述冷水池的底部,防止冷水池内沉淀物流入冷水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奥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奥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2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