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法冶金炉的炉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51594.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霞 |
| 主分类号: | F27D1/02 | 分类号: | F27D1/02;F27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7500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法 冶金 炉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法冶金炉的炉顶结构,涉及到火法冶金领域,包括炉壳,炉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炉体,炉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梁,顶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炉顶,炉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胀缝板,炉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火层,炉顶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冷铁和第二冷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顶上设置第一胀缝板和第二胀缝板,能够为炉顶提供有利的形变空间,从而不会使炉顶出现受力不均而变形甚至塌陷的情况,通过在炉顶上设置第一冷铁和第二冷铁,能够将炉顶内部的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道和第二散热孔道传导出去,从而使炉顶能够达到均匀受热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炉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法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法冶金炉的炉顶结构。
背景技术
火法冶金就是在高温条件下将矿石或精矿经受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使其中的金属与脉石或其他杂质分离,而得到金属的冶金方法。
目前,火法冶金的高温冶炼中,有一部分用到卧式拱形炉,这种炉的炉顶一般用楔形砖砌筑,因冶炼工况限制,楔形砖材质一般选用镁铬,镁铝铬等耐火材料,而镁铬及镁铝铬耐火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都比较高,在冶炼过程中,因炉内加热方式及加热点的不同使拱形炉炉顶因热膨胀差异导致炉顶局部变形,受力不均而塌陷,缩短了炉顶的使用寿命。
因此,发明一种火法冶金炉的炉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法冶金炉的炉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法冶金炉的炉顶结构,包括炉壳,所述炉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炉体,所述炉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梁,所述顶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炉顶,所述炉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胀缝板,所述炉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火层,所述炉顶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冷铁和第二冷铁。
可选的,所述第一冷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孔道;
所述第二冷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孔道。
可选的,所述炉顶与保温层之间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
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吊筋。
可选的,所述吊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边;
所述吊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可选的,所述吊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珠;
所述吊珠位于炉顶的内部并与之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炉顶的数量设置有两个;
两个所述炉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胀缝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孔道贯穿混凝土层、炉体和炉壳;
所述第二散热孔道贯穿混凝土层、保温层、顶梁和炉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顶上设置第一胀缝板和第二胀缝板,能够为炉顶提供有利的形变空间,从而不会使炉顶出现受力不均而变形甚至塌陷的情况,通过在炉顶上设置第一冷铁和第二冷铁,能够将炉顶内部的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道和第二散热孔道传导出去,从而使炉顶能够达到均匀受热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炉顶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炉顶上设置吊筋,并且在吊筋上设置凸边和吊珠,能够提高炉顶的牢固性,有效增强了该冶金炉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霞,未经张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1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通讯管理机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卸料器灰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