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铁碳微电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49984.2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岳会芳;郭璞;郑泽政;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1;C02F101/30;C02F103/30;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铁碳微 电解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铁碳微电解装置,包括填料设置在预处理室顶部的反应室,所述预处理室下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处设置给水泵,预处理室上部设置出水口;预处理室的出水管一端连接预处理室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填料反应室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一进水阀和第二进水阀;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二出水阀,第二进水管上设置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出水阀。实现了预处理与微电解反应在同一个设备在完成,减少了占地面积,通过上部进水下部出水和下部进水上部出水交替式运行,避免了填料的板结和钝化,提高了填料的利用率,增加设备空间的使用效率,有效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印染废水、冶金行业等降解COD等污染物的一种新型铁碳微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冶金行业是我国的工业用水和废水排放大户。由于其工艺复杂,排放的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大、pH值高的特点,仅经过前期的化学预处理工艺并不能够将绝大多数COD、色度予以去除,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故必须加以处理。
目前常用的降解废水中COD的技术主要有高级氧化法(芬顿法、臭氧氧化法等)、生物法等,但由于高级氧化法中芬顿法COD降解反应快,效率高,但是其药剂量大,费用代价较高,且污泥量大等问题,臭氧氧化法对于废水中色度去除率高,COD降解能力有限。而生化法存在微生物的选择和培养较困难,运行维护复杂等问题。目前铁碳微电解技术因其经济、高效、运行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研究。
由于废水pH值大多偏高,而铁碳微电解运行的环境偏于酸性,pH值在3左右,故常见的铁碳微电解设备在使用时需要设置调节池进行调节pH值,占地面积大;而且常见的铁碳微电解设备长时间运行时,会出现填料板结的问题,需定期处理,其操作难度大,造成了极大的设备功能和经济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铁探微电解装置,以便解决现有常规设备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铁碳微电解装置,包括填料反应室和预处理室,所述填料反应室设置在预处理室顶部,所述预处理室下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处设置给水泵,预处理室上部设置出水口;预处理室的出水管一端连接预处理室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填料反应室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一进水阀和第二进水阀;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二出水阀,第二进水管上设置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出水阀。
填料反应室的一侧设置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填料反应室内的曝气反洗装置连通,鼓风机的出口处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一止回阀与第一进气阀;填料反应室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进气管还与离心泵连通,离心泵的出口处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二止回阀和第三进水阀。
所述预处理室一侧设置有加药计量泵,通过管道与预处理室连通;所述预处理室一侧设置有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将填料反应室设置在预处理室上方,实现了预处理与微电解反应在同一个设备在完成,减少了占地面积,通过上部进水下部出水和下部进水上部出水交替式运行,避免了填料的板结和钝化,提高了填料的利用率,增加设备空间的使用效率,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曝气反洗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9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变速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光缆放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