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弥散型超声喷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9591.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梅;沈红;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树梅;沈红;李彪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弥散 超声 喷雾器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超声喷雾器。本实用新型超声喷雾器包括超声喷雾器主机和顶盖,主机内设有雾化室,雾化室内设有聚雾件;聚雾件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聚雾罩;聚雾罩上端设有若干导雾孔,聚雾罩顶部设有套管一;聚雾罩上方设有半球形缓流罩,半球形缓流罩内侧的顶部设有与套管一相配合的套管二;半球形缓流罩与聚雾罩之间设有用于雾粒流动的间隙,通过半球形缓流罩的阻挡,雾粒中较大的雾化颗粒沉降下来,重新回流到雾化室内,而只有细小的雾化颗粒,才可从半球形缓流罩周边飘出来,以达到选择雾粒的目的。细小雾粒重量更小,在空中可以滞留更长的时间,从而达到更加好的弥散效果。本机具有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弥散型超声喷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超声雾化器的雾粒是产生之后就直接向外喷射出去,这种情况下,较大的雾化颗粒,由于质量大而重力作用明显,空中滞留时间较短,雾粒很快在机器周边沉积(如出雾口、机身及机身附近的台面、地板等),因而弥散效果差。只有极细小的雾粒,因质量小而重力作用不明显,空中滞留时间长,雾粒可飘散的更远,从而达到更好的弥散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弥散型超声喷雾器,它能有效解决超声雾化器中大小雾化颗粒分离的问题,具有结构巧妙、弥散效果更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弥散型超声喷雾器,包括加湿器主机和顶盖,主机上端内侧设有雾化室,顶盖设在雾化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内还设有聚雾件;
聚雾件呈管状,其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上端聚雾罩;
聚雾罩上端设有若干导雾孔,聚雾罩顶部设有套管一;
聚雾罩上方设有半球形缓流罩,缓流罩内侧的顶部设有与套管一相配合的套管二;
缓流罩与聚雾罩之间设有用于水雾流动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四周高、中间低,聚雾罩位于底板的最低处;底部上还设有若干回流孔,回流孔位于聚雾罩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凹槽上方设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还设有若干出雾孔,出雾孔位于凹槽外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克服了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弥散型超声喷雾器,它能有效解决超声雾化器中大小雾化颗粒分离的问题,具有结构巧妙、弥散效果更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机1、雾化室101、顶盖2、凹槽201、提手202、出雾孔203、聚雾件3、底板301、聚雾罩302、导雾孔303、套管一304、回流孔305、缓流罩4、套管二4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式。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参见附图1至2,本实用新型包括加湿器主机1和顶盖2,主机1上端内侧设有雾化室101,顶盖2设在雾化室10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101内还设有聚雾件3;
聚雾件3呈管状,其底部设有底板301,底板301上设有聚雾罩3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树梅;沈红;李彪,未经孙树梅;沈红;李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9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温管道的膨胀节
- 下一篇:一种铸件加工用铸件打磨吸尘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