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困气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7723.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白伟;钟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晋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刘军锋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困气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顶面和分型面,上模设有进料斜槽,进料斜槽从上模的顶面贯穿至上模的分型面,分型面上设有注塑腔及流道,流道与进料斜槽底端相接并引流至注塑腔,分型面还凹设有连通注塑腔的排气槽,以及分型面凸设有承靠块,下模与上模相互压合并使承靠块紧贴下模,下模与上模的边缘压合处留设有气隙,气隙与排气槽连通,在下模与上模相互压合注塑成型产品时,避免外部的气体进入模具中而下模与上模的边缘压合处留设有气隙,该气隙与排气槽连通,从而可以将注塑腔内的气体排出到外,可以有效避免注塑产品出现流纹、表面凹陷等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困气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受到高温的影响,原料中含有的水分会蒸发产生水蒸气,以及塑胶材料、添加剂会挥发或者分解产生气体,这一系列的气体在模具内部未能排除会影响到产品注塑成型。比如,在产品注塑成型中会出现原料填充不足或注塑完成后产品产生流纹、表面凹陷等问题,进而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
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避免困气的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所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避免困气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顶面和分型面,所述上模设有进料斜槽,所述进料斜槽从所述上模的顶面贯穿至所述上模的分型面,所述分型面上设有注塑腔及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进料斜槽底端相接并引流至所述注塑腔,所述分型面还凹设有连通所述注塑腔的排气槽,以及所述分型面凸设有承靠块,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互压合并使所述承靠块紧贴所述下模,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的边缘压合处留设有气隙,所述气隙与所述排气槽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模的端角均设有凹槽,所述下模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互压合。
作为优选地,所述流道的顶端设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进料斜槽底端连通,所述注塑腔的侧壁开设有限流孔,所述流道的侧端口与所述限流孔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限流孔的口径小于所述流道端口的口径。
作为优选地,所述排气槽深度为0.15-0.25mm。
作为优选地,所述排气槽在所述流道处形成避空区域并通过所述承靠块间隔开。
与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可避免困气的模具,在分型面上凹设排气槽以及凸设承接块,在下模与上模相互压合注塑成型产品时,承靠块紧贴下模,避免外部的气体进入模具中而对成型产品造成影响,而下模与上模的边缘压合处留设有气隙,该气隙与排气槽连通,而排气槽与注塑腔连通,从而可以将注塑腔内的气体排出到外,可以有效避免注塑产品出现流纹、表面凹陷等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晋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晋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7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声波清灰器的火电厂锅炉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印刷版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