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46684.9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9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曾奕锋;黄鹏;林秀奎;周垚;李华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合创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514300 广东省梅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蒸压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外壳体的内腔设有内釜体,内釜体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内腔壁上,内釜体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管,外壳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端贯穿内釜体的顶壁并悬伸在内釜体的内腔,搅拌轴的外侧均匀的套设有若干搅拌叶,内釜体的外侧套设有外热交换罩,内釜体通过连通孔贯通连接外热交换罩,所述外热交换罩的外侧一端贯通连接排气管,所述内釜体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蒸汽管;利用外热交换罩重复利用排出的蒸汽,可以最大限度的蒸汽热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蒸汽的排放,最大限度的利用蒸汽能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压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
背景技术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在釜内完成Cao—Si02—H2O的水热反应。同时还广泛适用于橡胶制品、木材干燥和防腐处理、重金属冶炼、耐火砖侵油渗煤、符合玻璃蒸养、化纤产品高压处理、食品罐头高温高压处理、纸浆蒸煮、电缆硫化、渔网定型以及化工、医药、航空航天工业、保温材料、纺工、军工等需压力蒸养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项目。
现有的蒸压釜往蒸压釜体内通入新鲜蒸汽在一定压力对制品进行蒸养处理,蒸压釜完成蒸养后排除剩余的蒸汽及废水,这些剩余的蒸汽通常是直接排走,不仅造成大量的热气排走浪费,且很可能造成热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外壳体的内腔设有内釜体,所述内釜体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内腔壁上,内釜体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顶端贯穿外壳体的顶壁且套设有第二密封盖,所述外壳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贯穿内釜体的顶壁并悬伸在内釜体的内腔,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壳体和内釜体上,搅拌轴的外侧均匀的套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是倾斜设置,所述内釜体的外侧套设有外热交换罩,内釜体通过连通孔贯通连接外热交换罩,所述连通孔的内腔安装有隔离网,所述外热交换罩的外侧一端贯通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内釜体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内釜体的内腔,对内釜体内的混凝土进行蒸养,蒸养后的蒸汽通过连通孔进入外热交换罩的内腔,利用外热交换罩配合蒸养后的蒸汽加热内釜体,进一步蒸养混凝土,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加工质量;且利用外热交换罩重复利用排出的蒸汽,可以最大限度的蒸汽热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蒸汽的排放,最大限度的利用蒸汽能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釜体的一侧端贯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悬伸端贯穿外壳体的侧壁上并套设有第一密封盖,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套设有与排水管相配合的隔离网套,所述隔离网套的单边横截面是U形结构,隔离网套通过连接搅拌杆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隔离网套的上下端对称设有与内釜体相配合的刮板,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利用搅拌轴配合连接搅拌杆带动隔离网套和刮板高速旋转,利用隔离网套隔离排水管,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渣堵塞排水管,可以保证排水管工作的连续性;且通过刮板刮动内釜体的内腔壁上,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粘附在内釜体的内腔壁上,从而保证内釜体内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釜体的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贯穿外壳体的底端且套设有第三密封盖,内釜体内蒸养的混凝土通过出料管排出,便于集中收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合创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合创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6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煤泥破碎混合装置
- 下一篇:用于化学镍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砂滤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