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6031.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7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鑫;郑敏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9/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行道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包括栽植于道路两侧泥土中的树木本体,所述树木本体底部设有栽植土包以及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套设于树木本体上并设置于所述栽植土包上的挡水板、设置于地面上并环绕所述栽植土包设置的集水槽体以及套设于栽植土包上的环形隔板,所述集水槽体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环形隔板上侧开口边缘与所述挡水板底面固定,所述环形隔板下侧开口边缘与所述集水槽体靠近所述栽植土包的一侧开口边缘固定;所述集水槽体靠近所述栽植土包的内侧壁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内填充有透水混凝土,且所述渗水孔的内底面与所述集水槽体内底面齐平。本实用新型具有收集雨水并自然灌溉的效果,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大力发展,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扰乱了水文规律,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带来了水生态破坏、水安全风险、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行道树是栽植于道路两侧的市政绿化数目,起到增大城市绿化率,美化城市的效果。但是,现有的行道树的栽植方式比较简单,仅在泥土上种植树木,当降雨量较大时,容易导致树木根部被雨水浸泡,而当长期不降水时,树木又容易缺水枯死,使得树木的自然灌溉不稳定,影响树木的存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其具有收集雨水并自然灌溉的效果,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行道树,包括栽植于道路两侧泥土中的树木本体,所述树木本体底部设有栽植土包以及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套设于树木本体上并设置于所述栽植土包上的挡水板、设置于地面上并环绕所述栽植土包设置的集水槽体以及套设于栽植土包上的环形隔板,所述集水槽体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环形隔板上侧开口边缘与所述挡水板底面固定,所述环形隔板下侧开口边缘与所述集水槽体靠近所述栽植土包的一侧开口边缘固定;所述集水槽体靠近所述栽植土包的内侧壁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内填充有透水混凝土,且所述渗水孔的内底面与所述集水槽体内底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降落在挡水板上以及集水槽体内,降落在挡水板上的雨水沿环形隔板流动至集水槽体内,从而使得集水槽体内收集了雨水,防止雨水量过大而浸泡树木本体根部,从而防止树木本体根部遭受雨水浸泡产生大量的无氧呼吸而腐烂,而当降雨天气结束时,集水槽体内的雨水通过渗水孔内的透水混凝土渗透至树木本体根部的栽植土包内,为树木本体的生长提供了水分,降低树木本体由于人工灌溉不及时而死亡的概率,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隔板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隔板内侧壁连通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使得栽植土包与外界连通,防止树木本体根部进行大量的无氧呼吸而损害树木本体根系,使得树木本体健康生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气孔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透气孔靠近所述栽植土包的开口高度高于透气孔远离栽植土包的开口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轴线倾斜设置,且透气孔靠近栽植土包的开口高于其远离栽植土包的高度,从而有效防止了雨水进入环形隔板内,防止雨水浸入栽植土包内浸泡树木本体根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6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锡冶炼能耗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间断电源旁路返灌检测电路及不间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