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液防止反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44794.1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乔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配液防止反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和可拆卸部件,针头可拆卸连接在可拆卸部件的下端;针头包括针栓、针梗和针尖,针栓内部设有注射器接头,针梗固定连接在针栓上,针头内部还设有开裂胶,开裂胶是由多片弹性胶薄片构成,弹性胶薄片在开裂结构处交叠形成单向负压结构。前述可拆卸部件为延长块或注射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头的开裂胶和延长块的弹性胶的双重防护,在使用时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配液的反流和被污染,提高了注射药液的安全性,同时也可单独使用针头进行防反流注射,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液防止反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医疗配液过程中,由于病人需要长时间输液治疗时,不能轻易移动针头,需要在配液袋处根据需要增加不同治疗作用的药物。同时,在进行配液袋药物注射的过程中,需要防止由于因注射器拔下时,药液形成的反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液防止反流装置,针头内部引入反向负压结构的开裂胶,同时增加延长块,在延长块的尾部设置弹性胶,形成了双重防止反流的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液防止反流装置,包括针头和可拆卸部件,所述针头可拆卸连接在可拆卸部件的下端;所述针头包括针栓、针梗和针尖,所述针栓内部设有注射器接头,针梗固定连接在针栓上,针头内部还设有开裂胶,所述开裂胶是由多片弹性胶薄片构成,所述弹性胶薄片在开裂结构处交叠形成单向负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部件为延长块,所述延长块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弹性胶,所述弹性胶用于包裹住上端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针栓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延长块下端的开口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延长块和针头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紧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通过注射器接头连接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活塞杆、活塞、乳头、注射筒、活塞柄,活塞杆和活塞柄一体成型,活塞设在活塞杆远离活塞柄的一端上,所述乳头插入注射器接口完成注射器和针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裂胶和弹性胶的距离小于针梗的长度,从而便于注射加液时,针尖依次刺穿弹性胶和开裂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针头处设置的开裂胶和延长块的弹性胶,起到双重的防止反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现有的反流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效果更佳;
2、针头可单独使用,单独使用时注射器乳头穿过开裂胶后,方便正常注射。
1、弹性胶;2.延长块;3.针栓;4.针头;5.开裂胶;6.针梗;7.针尖;8.活塞杆;9.活塞;10.乳头;11.注射筒;12.活塞柄;13.开裂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注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裂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裂胶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4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素传感器导管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误吞误吸的咬合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