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深自动采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4496.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海;周鹏;阮建强;李梦杰;刘代兴;吴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深自动采泥装置,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所述定深自动采泥装置包括:取芯器、手柄组件、第一输送管道、泥浆泵、第二输送管道及存泥箱;所述取芯器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进泥口与所述取芯器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出泥口穿过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泥浆泵的进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进泥口与所述泥浆泵的出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出泥口与所述存泥箱连通。本实用新型定深自动采泥装置可以在野外高效、简易地获取不同深度的淤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深自动采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河湖生态系统修复成为重要的环节。其中,分析底泥的化学成分对于提出修复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如何高效地获取底泥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如下采泥装置:
1,抓斗式采泥器;但是其只能获取河湖表层淤泥,无法满足工作者对底泥垂直分布各层化学成分分析的科研需求;
2,柱状采泥器;但其因柱形容器的容量限制,每次只能采集少量的底泥样本,无法对底泥采集需求进行定量把控,导致需要多次采集才可收集到足够样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深自动采泥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泥装置无法高效、简易的获取不同深度的淤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深自动采泥装置包括:取芯器、手柄组件、第一输送管道、泥浆泵、第二输送管道及存泥箱;所述取芯器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进泥口穿过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取芯器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出泥口与所述泥浆泵的进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进泥口与所述泥浆泵的出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出泥口与所述存泥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取芯器包括:钻头及取泥芯;所述取泥芯与所述钻头固定连接,所述取泥芯背离所述钻头的端部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取泥芯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进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取泥芯包括:取泥筒;所述取泥筒的侧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处固定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取泥筒的高度方向相一致;所述挡板的长度与所述通槽的长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取泥芯背离所述钻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背离所述取泥芯的端部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筒内固定设置有导向管;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进泥口穿过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取泥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的形状为锥型。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钢架、第二连接筒及两个手柄;所述第二连接筒固定设置在所述钢架朝向所述取芯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筒可拆卸式地与所述取芯器连接;两个所述手柄相对固定设置在所述钢架的两侧;所述钢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定深自动采泥装置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一端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二端可拆卸式地与取芯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若干第三连接筒;若干所述第三连接筒中每两个相邻的连接筒可拆卸式地连接;若干所述第三连接筒中靠近所述取芯器的第三连接筒可拆卸式地与所述取芯器连接,若干所述第三连接筒中靠近所述手柄组件的第三连接筒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4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防火保温板双重定位夹取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钳头的挡圈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