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围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3995.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津磊;肖婷;李学德;张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4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围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围墙,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墩墙,所述墩墙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相邻的所述墩墙之间设置有搭板,所述搭板的上方设置有主滴管,所述主滴管上设置有插入式滴头。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围墙,使用时将搭板上放置好填充有种植土和种子的生态袋,将插入式滴头插入生态袋内,主滴管连接供水设备既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围墙,将生态袋置于生态墙体上,生态袋内的种子生长时能够就近排布在生态墙体上,绿化效果较快;通过滴管对生态袋上生长的植株补水,为生态袋上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整个灌溉过程为自动过程不消耗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围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时,逐渐将绿色生态列为一个重要因素。围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墙体,多由黏土砖、水泥砖以及钢制栅栏建造而成。常规围墙的绿化多采用在墙根地面处种植藤本类绿化植物,藤本类绿化植物可缓慢覆盖墙面,这种绿化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墙根处种植藤本类绿化植物后植物布满墙体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该方法绿化效果缓慢;
2、当围墙较长时,对墙根处藤本植物的灌溉工作量较大,若灌溉不及时易造成植物枯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的生态围墙。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围墙,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墩墙,所述墩墙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相邻的所述墩墙之间设置有搭板,所述搭板的上方设置有主滴管,所述主滴管上设置有插入式滴头。
优选的,所述插入式滴头包括滴头主体、尖头和毛滴管,所述滴头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毛滴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尖头的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滴头主体的直径;所述滴头主体上设置有滴水孔,且滴头主体上缠绕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滴水孔;所述毛滴管未与所述滴头主体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主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墩墙上设置有牛腿,所述搭板搭在所述牛腿上。
优选的,所述墩墙的顶部设置有缺口,所述主滴管搭放在两相邻墩墙之上的留缺口上。
优选的,所述搭板为多层,相邻的两个墩墙中至少有一个墩墙上设置有管槽,所述管槽内固定有连接管,每层所述主滴管均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墩墙中,有一个墩墙上设置有管槽,最上层的主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作为进水端;其余的所述主滴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形成与连接管连通的通路,另一端为封闭的。
优选的,所述搭板为一层,所述主滴管的一端为封闭的,另一端作为进水端。
优选的,所述主滴管和所述搭板之间放置有生态袋,所述生态袋内填筑有种植土及植物种子,所述插入式滴头插入所述生态袋内。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围墙,使用时将搭板上放置好填充有种植土和种子的生态袋,将插入式滴头插入生态袋内,主滴管连接供水设备既可。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围墙具有以下优点:
1、将生态袋置于生态墙体上,生态袋内的种子生长时能够就近排布在生态墙体上,绿化效果较快;
2、通过滴管对生态袋上生长的植株补水,为生态袋上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整个灌溉过程为自动过程不消耗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围墙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箭头指向为主水管水的进入方向;
图2为图1的生态围墙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插入式滴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3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