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围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3852.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9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津磊;肖婷;张沐川;张孟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4H17/00;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围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围墙,包括生态墙体、地下水箱、集水槽和吸水纤维棒;所述生态墙体是由多个栏栅体依次首尾相接围成框架,所述地下水箱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底端;所述地下水箱的顶端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地下水箱连通的集水槽;所述吸水纤维棒位于所述框架内,底端延伸至所述地下水箱内。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围墙具有地下水箱,将生态袋置于生态墙体上,生态袋内的种子生长时能够就近排布在生态墙体上,绿化效果较快;通过集水槽可自动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通过吸水纤维棒输送至上部生态袋内部的土体,为生态袋上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整个灌溉过程为自动过程不消耗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围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时,逐渐将绿色生态列为一个重要因素。围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墙体,多由黏土砖、水泥砖以及钢制栅栏建造而成。常规围墙的绿化多采用在墙根地面处种植藤本类绿化植物,藤本类绿化植物可缓慢覆盖墙面,这种绿化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墙根处种植藤本类绿化植物后植物布满墙体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该方法绿化效果缓慢;
2、当围墙较长时,对墙根处藤本植物的灌溉工作量较大,若灌溉不及时易造成植物枯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的生态围墙。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围墙,包括生态墙体、地下水箱、集水槽和吸水纤维棒;所述生态墙体是由多个栏栅体依次首尾相接围成框架,所述地下水箱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底端;所述地下水箱的顶端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地下水箱连通的集水槽;所述吸水纤维棒位于所述框架内,底端延伸至所述地下水箱内。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装有种植土和植物种子的生态袋,生态袋的边长大于所述栏栅体上的最大空隙,多个所述生态袋叠放于钢制栏栅体内;所述吸水纤维棒穿过所述生态袋。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包括槽体和盖在所述槽体上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带有若干进水口;所述槽体与所述地下水箱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溢水孔,所述地下水箱与所述槽体接触的一面对应所述溢水孔的位置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地下水箱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和盖在所述开口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若干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孔径大于吸水纤维棒的直径,所述吸水纤维棒的底端穿过所述预留孔位于所述地下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围墙,使用时将生态墙体的地下水箱埋于地下,集水槽露出地面,向框架内码放好装有种植土和植物种子的生态袋,将吸水纤维棒置于尖头空心钢管,自最上层生态袋顶部插入至最下层生态袋并插入到地下水箱内,然后拔出空心钢管将吸水纤维棒上端留在多层生态袋内部,下端留在地下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围墙具有地下水箱,具有以下优点:
1、将生态袋置于生态墙体上,生态袋内的种子生长时能够就近排布在生态墙体上,绿化效果较快;
2、通过集水槽可自动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通过吸水纤维棒输送至上部生态袋内部的土体,为生态袋上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整个灌溉过程为自动过程不消耗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型生态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下水箱和集水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生态型生态围墙使用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雨水向集水槽汇入的方向;
图5为一种生态围墙的整体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3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辐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镍功能的电镀金刚石线上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