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1707.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吕镇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连大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0;H01R13/6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乔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端子,适用于电气设备的静电导出,包括排针和与排针配合的排母,排针包括用于导静电的第一针体和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针体,第一针体的长度长于第二针体的长度;排母包括第一端子孔和第二端子孔,第一端子孔为接地孔,第二端子孔设置有信号传输件;第一针体与第一端子孔配合,第二针体与第二端子孔配合。由于第一针体长于第二针体会先接触到排母内的端子孔,可以在信号接通之前将电气设备内的静电导出设备,从而避免因为静电而在信号传输中损坏设备内部的元器件。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端子。
背景技术
排针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的PCB电路板中,一般的排针都是起到桥梁的功能,用于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的导通,担负着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对于闲置了一定时间的电器设备,设备内部一般会存储有静电,如果直接接通电路,会对电器的主板、电路板等元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甚至直接烧坏。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在电路导通和信号传输之前先将静电导走的防静电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在电路导通之前先将静电导走的防静电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静电端子,适用于电气设备的静电导出,包括排针和与排针配合的排母,排针包括用于导静电的第一针体和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针体,第一针体的长度长于第二针体的长度;排母包括第一端子孔和第二端子孔,第一端子孔为接地孔,第二端子孔设置有信号传输件;第一针体与第一端子孔配合,第二针体与第二端子孔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端子,由于包括排针以及与排针配合的排母,排针上包括用于导静电的第一针体和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针体,排母上包括用于接地的第一端子孔和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端子孔,第一针体与第一端子孔配合,第二针体与第二端子孔配合,由于第一针体的长度长于第二针体的长度,所以在排针插入排母与排母配合时,第一针体会比第二针体先接触到排母内的端子孔,即第一针体先于第二针体接触到第一端子孔,第一针体接触第一端子孔时,接通接地回路,将电气设备内的静电导出设备,从而避免因为静电而在信号传输中损坏设备内部的元器件。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的起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针体的末端凸伸出第二针体的末端。由于第一针体长于第二针体,当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的起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较长的第一针体凸伸出第二针体,使得第一针体能够先于第二针体接触到排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第一端子孔与第二端子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端子孔与第二端子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才能在排母与排针配合接触时,凸伸出第二针体的第一针体先于第二针体接触到排母内部的端子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第一端子孔和第二端子孔在排母内的深度不长于第二针体的长度。第一端子孔和第二端子孔在排母内的深度在不深于第二针体长度的位置,才能够在第一针体接触第一端子孔后,第二针体接触第二端子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排针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的座体。设置有座体,可以根据需要在座体上设置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的安装位置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第一针体均匀分布于座体上。用于导静电的针体,数量不限,均匀分布于座体上,能够更好的进行导静电。
较佳地,两两第一针体之间的距离不相同。第一针体也可以任意的分布于座体上,只要能够与第一端子孔接触起到导静电的保护作用即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的端部均设有导向部,导向部呈锥体状。呈锥体状的导向部能够使得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更方便快捷的与对应的端子孔配合,避免因配合不当而造成端部变形,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连大精密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连大精密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1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用电缆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一体机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