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41341.3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曾论水;曾亚强;王美娥;唐良金;曾琮博;蔡志强;王镖鑫;张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茂利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7/04 | 分类号: | E06B7/04;E05F15/57;E05F15/70;E04B2/8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田强 |
| 地址: | 2014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通风 结构 建筑 幕墙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框架、安装座、矩形框、幕板和调节单元;安装座固定在龙骨框架上;矩形框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之间;矩形框的上端开设连通幕板的通槽;幕板固定在矩形框的前侧面;幕板的上部开设沿水平方向分布设置的通风孔;通风孔对应通槽设置;调节单元包括挡板、固定杆、调节杆和气缸;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矩形框的下段;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调节杆;气缸固定在固定杆上,气缸的输出端铰接调节杆的一端;挡板铰接在调节杆的另一端;挡板沿通槽移动以控制通风孔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仅通过气缸、调节杆、固定杆和挡板,即实现调节通风孔的大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护围,像幕布挂上去一样,是现在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的,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现有的建筑幕墙通风效果差,而且不便于调节通风孔的大小。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调节通风孔的大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框架、安装座、矩形框、幕板和调节单元;
其中,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龙骨框架上;所述矩形框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矩形框的上端开设连通所述幕板的通槽;所述幕板固定在所述矩形框的前侧面;所述幕板的上部开设沿水平方向分布设置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对应所述通槽设置;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挡板、固定杆、调节杆和气缸;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矩形框的下段;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杆;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所述挡板铰接在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所述挡板沿所述通槽移动以控制通风孔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通槽的上段。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风孔的宽度。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通槽的顶端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通槽的下端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启动气缸,调节杆绕着固定杆转动并推动挡板沿着通槽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调节通风孔的大小。该幕墙仅通过气缸、调节杆、固定杆和挡板,即实现调节通风孔的大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俯视图。
其中,1-安装座,2-矩形框,21-通槽,3-幕板,31-通风孔,4-调节单元, 41-挡板,42-固定杆,43-调节杆,44-气缸,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框架、安装座 1、矩形框2、幕板3和调节单元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茂利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茂利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1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