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用儿童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1079.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儿童座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用儿童座椅,包括座板、支撑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座板的一侧通过斜板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座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管,所述靠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座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该输液用儿童座椅,通过转动柱、移动环、第二连接杆、连接管和吊杆的设置,转动柱转动,使移动环在转动柱表面进行上下移动,将移动环向下移动时后,可以将移动轮与地面接触,然后将座板处升高,从而可以施力于靠板推动座椅,使座椅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输液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液用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导致了输液难度大,不仅对护士的临床经验、穿刺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心理精神和疾病防治为一体的人文护理。
目前,各级医院儿科在给患儿输液时大多是使用的普通座椅,或者坐在父母怀里,并且儿童爱动,很难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而座椅又较难移动,因此会需要父母抱着孩子来回走动,由于输液大多数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父母长时间抱着孩子,胳膊容易酸痛,增加了父母的劳累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用儿童座椅,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输液用儿童座椅,包括座板和支撑腿,所述座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座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座板的一侧通过斜板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座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管,所述靠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座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吊杆,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轮。
可选的,所述斜板的一侧与所述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靠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杆,所述隔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与所述移动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吊杆的顶部与所述座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吊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杆并与所述连接管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用儿童座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输液用儿童座椅,通过转动柱、移动环、第二连接杆、连接管和吊杆的设置,转动柱转动,使移动环在转动柱表面进行上下移动,将移动环向下移动后,可以将移动轮与地面接触,然后将座板处升高,从而可以施力于靠板推动座椅,使座椅移动,减轻父母的劳累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1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园用移动公厕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灌浆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