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0643.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安龙;王寅;张艺锋;宋晓辉;朱民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大洋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0 | 分类号: | C03B5/20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吴楠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上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包括底砖,所述底砖的两侧设置有侧壁,侧壁的上侧面设置有盖砖,盖砖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直壁,直壁与工作池组成玻璃液均化池,底砖的一侧设置有爬坡砖,所述爬坡砖的数量两个,两个爬坡砖组成端墙,所述爬坡砖与底砖的接触面为垂直的平面,两者紧靠设置,爬坡砖的外面为垂直面,爬坡砖内部为斜面结构,且斜面嵌入到侧壁内,所述侧壁和爬坡砖的接触面形成台阶结构,本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中端墙、上升道底砖和盖砖均采用向上倾斜结构,使玻璃液流动更顺畅,不容易形成死角,进而使玻璃液受热均匀,有效的提升玻璃制品的质量,侧壁和爬坡砖的接触面形成台阶结构,可以防止长时间的侵蚀造成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上升道是玻璃窑炉中熔化池和工作池连接的部位,玻璃液在熔化池中熔化,熔化好的玻璃液流入流液洞,然后经过上升道流入工作池中,根据连通器原理,熔化池中玻璃液的液面高度与工作池中是相同的,而工作池需要使玻璃液均化,所以工作池需要较浅的玻璃液深度,所以玻璃液从熔化池进入工作池时就需要经过上升道向上爬升。
一般情况下,上升道是垂直结构的,这样会在上升道底砖与端墙之间形成直角的死角,容易使玻璃液流动缓慢,不能顺利均化,影响玻璃液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端墙采用嵌入式的爬坡结构,使玻璃液更容易向上流动,而上升道底砖和盖砖采用成向上倾斜结构,此结构与端墙的爬坡结构相搭配,使玻璃液流动更顺畅,不容易形成死角,使玻璃液顺利均化,进而提高玻璃液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包括底砖,所述底砖的两侧设置有侧壁,侧壁的上侧面设置有盖砖,盖砖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直壁,直壁与工作池组成玻璃液均化池,底砖的一侧设置有爬坡砖,爬坡砖内部为斜面结构,且斜面嵌入到侧壁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爬坡砖与底砖的接触面为垂直的平面,两者紧靠设置,爬坡砖的外面为垂直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爬坡砖的数量两个,两个爬坡砖组成端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壁和爬坡砖的接触面形成台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砖和盖砖均为向上倾斜的结构,且底砖和盖砖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玻璃窑炉上升道结构中端墙、上升道底砖和盖砖均采用向上倾斜结构,使玻璃液流动更顺畅,不容易形成死角,进而使玻璃液受热均匀,有效的提升玻璃制品的质量,侧壁和爬坡砖的接触面形成台阶结构,可以防止长时间的侵蚀造成泄漏,爬坡砖与底砖的接触面为垂直的平面,爬坡砖的外表面为垂直面,更便于外部钢结构支撑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爬坡砖主视图;
图4为爬坡砖俯视图。
图中:1爬坡砖、2侧壁、3直壁、4盖砖、5底砖、6工作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1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大洋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大洋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0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更换的热处理料盘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