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0605.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欧书明;郑师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视鑫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3;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张志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摄像头 成像 识别 摄像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包括支座、螺纹孔、中心杆、控制中心、转动驱动装置、中心球体、角度控制装置、红外线摄像机和连接杆,所述螺纹孔设于支座上,所述中心杆一端设于支座上,所述控制中心设于中心杆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于中心杆另一端上,所述中心球体设于转动驱动装置上,所述连接杆一端设于中心球体上,所述角度控制装置设于连接杆另一端上,所述红外线摄像机设于角度控制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够进行角度调整带有双摄像功能的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脸识别监控摄像机、人脸识别考勤机、刷脸支付系统、刷脸进站系统、人证核验系统等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设备和系统,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种场合,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现有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方案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把人脸识别服务器设置在视频或图像采集设备附近,把采集到的视频或图像通过数据线缆直接传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对人脸进行识别和比对;另一种方法是把采集到的视频或图像进过处理后,通过互联网或数据专线送到远程人脸识别服务器进行人脸进行识别和比对;该两种人脸识别均采用单摄像头,无法拍摄更广泛的角度,且摄像装置一般固定,不能进行角度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角度调整带有双摄像功能的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包括支座、螺纹孔、中心杆、控制中心、转动驱动装置、中心球体、角度控制装置、红外线摄像机和连接杆,所述螺纹孔设于支座上,支座通过螺纹和螺纹孔固定设于装置上,所述中心杆一端设于支座上,所述控制中心设于中心杆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于中心杆另一端上,所述中心球体设于转动驱动装置上,所述连接杆一端设于中心球体上,所述角度控制装置设于连接杆另一端上,所述红外线摄像机设于角度控制装置上;所述角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外壳、转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电机外壳设于连接杆另一端上,所述转动电机设于电机外壳内,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电机外壳与转动电机输出轴端相连,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贯穿连接杆另一端与红外线摄像机相连,转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带动与之相连的红外线摄像机旋转调整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外壳、驱动电机和衔接杆,所述驱动电机外壳设于中心杆另一端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外壳内,所述衔接杆一端贯穿驱动电机外壳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端相连,所述中心球体设于衔接杆另一端上,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衔接杆旋转,衔接杆带动中心球体旋转,中心球体带动连接杆、角度控制装置和红外线摄像机旋转调整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处理器、视频储存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热成像处理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视频储存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热成像处理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与处理器电相连,所述转动电机和处理器电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和处理器电相连,所述红外线摄像头与处理器电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于中心球体上且以中心球体中心线为对称轴设有两组,所述角度控制装置设于连接杆上且以中心球体中心线为对称轴设有两组,所述红外线摄像机设于角度控制装置上且以中心球体中心线为对称轴设有两组。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转动驱动装置和角度控制装置能调节红外线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加之为双红外线摄像机的设置,可使拍摄角度大大增加,能够更清楚的反应处当时情景,克服了传统摄像机因拍摄角度和安放装置固定的问题无法以更广泛的角度进出拍摄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热成像人脸识别的摄像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视鑫数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视鑫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0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板接收装置
- 下一篇:货车制动力检测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