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桩水下结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9992.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6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东;胡宏斌;胡湛钟;李凯歌;李宇葱;陈志平;陈闽捷;周慧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南路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邓有才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桩 水下 结构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桩水下结构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桥桩水下结构上端面上的第一钢管,第一钢管垂直于桥桩水下结构的上端面设置,第一钢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四个金属电阻应变计,四个金属电阻应变计粘贴于第一钢管的内壁上,且沿着第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第一钢管的上端设置有倾角仪;第一钢管的外侧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二钢管,各第二钢管沿着第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各第二钢管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钢管的外侧壁相接触,各第二钢管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钢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各第二钢管的下端也设置于混凝土基座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对桥桩水下结构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测,准确测量出桥桩水下结构的实际变形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桩水下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桩水下结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的很多应用中,需要对桥桩的水下结构部分,如承台、沉井、扩大基础等变形进行长时间的监控,但是由于测点位于水下,无法通视。而且水的涌动,腐蚀性都对长期的观察和检测形成了阻碍,这些都使得桥桩水下结构的检测变得难以实现。
申请人提出一种桥桩水下结构检测装置,可对桥梁的水下结构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桩水下结构检测装置,可对桥梁的水下结构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桩水下结构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桥桩水下结构上端面上的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垂直于桥桩水下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钢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四个金属电阻应变计,四个所述的金属电阻应变计粘贴于第一钢管的内壁上,且沿着第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一钢管的上端设置有倾角仪。
进一步的,所述桥桩水下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混凝土基座,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位于混凝土基座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管的外侧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二钢管,所述各第二钢管沿着第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各第二钢管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钢管的外侧壁相接触,所述各第二钢管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钢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各第二钢管的下端也设置于混凝土基座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均选用不锈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外径为400mm,所述第二钢管的外径为200mm,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壁厚不小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管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法拉盘,所述倾角仪的下端也设置有一个法兰盘,两个所述的法兰盘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的法兰盘相互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对桥桩水下结构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测,准确测量出桥桩水下结构的实际变形量。
2、桥桩水下结构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混凝土基座,第一钢管的下端位于混凝土基座中。通过混凝土基座将第一钢管的下端与桥桩水下结构固定为一体,使得第一钢管设置牢固。
3、第一钢管的外侧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二钢管,各第二钢管沿着第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各第二钢管的外侧壁均与第一钢管的外侧壁相接触,各第二钢管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钢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各第二钢管的下端也设置于混凝土基座中。通过混凝土基座将第二钢管的下端与桥桩水下结构固定为一体,使得第二钢管设置牢固,通过设置第二钢管的长度,使得第二钢管位于水面以下,第二钢管对第一钢管具有加强作用,可有效防止第一钢管水面下方的管体发生弯曲变形,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
4、第一钢管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法拉盘,倾角仪的下端也设置有一个法兰盘,两个法兰盘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相连;两个法兰盘相互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凹槽,凹槽中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可防止水由两个法兰盘接触面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钢管中,影响第一钢管中的金属电阻应变计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南路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南路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9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