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的洁净取样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39257.8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勋;刘震;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孙智慧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洁净 取样 | ||
一种多用途的洁净取样车,属于取样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静压过滤装置、操作台面(7)、收集装置和升降门(2),所述柜体(1)内上部设有静压过滤装置,柜体(1)顶部设有空气入口,柜体(1)内通过水平设置的操作台面(7)分割成上部的操作区和下部的收集区,操作区外侧设有在柜体(1)侧面上升降的升降门(2),下部的收集区内设有收集装置,且在操作区内设有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室内空气经静压过滤装置过滤,以形成无菌的高洁净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进行原材料的取样运输工作,又可以进行杀菌、药物配置工作,一机多能,在减少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原材料的安全性,使用方便,功能多样。
技术领域
一种多用途的洁净取样车,属于取样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中,经常需要从各个仓储区进行原料的取样,为保证取样及运送的安全性,需要在洁净设备中进行运输,也就是目前的取样车,不过该设备仅仅只能是满足采样运输的要求,但如果在进行配置的话,还需在进行二次传送,这不仅增加了运送过程,同时也增加了被污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二次传送、保证取样安全的多用途的洁净取样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用途的洁净取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静压过滤装置、操作台面、收集装置和升降门,所述柜体内上部设有静压过滤装置,柜体顶部设有空气入口,柜体内通过水平设置的操作台面分割成上部的操作区和下部的收集区,操作区外侧设有在柜体侧面上升降的升降门,下部的收集区内设有收集装置,且在操作区内设有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室内空气经静压过滤装置过滤,以形成无菌的高洁净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进行原材料的取样运输工作,又可以进行杀菌、药物配置工作,一机多能,在减少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原材料的安全性,使用方便,功能多样。
再者,操作区与收集区分隔开来,且操作台面高于收集区,便于单独打开或关闭收集区,进行原材料的拾取工作,拾取完毕后,关闭收集台对开门,而后将设备推至工作场所,拉升设备前门,操作人员便可在右侧操作台面上进行药物的配置工作。充分保证柜体内的环境安全,避免污染。
所述的静压过滤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设置的初效过滤器、风机、静压箱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入风口设置在柜体顶部的入口处,风机出口连接静压箱,静压箱上方设有检测接口,高效过滤器下方设有散流板,散流板上密布圆形开孔。
初步过滤器对进入到静压箱的气流中含有的大颗粒尘埃及其他较大漂浮物进行初步过滤,可有效延长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高效过滤器过滤等级为H14,对0.3μm的尘埃粒子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9.995%-99.999%,具有优秀的过滤性能。
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台面、收集台对开门和对开把手,收集台面水平设置在操作台面下方一侧,收集台面外侧设有安装在柜体上的收集台对开门,收集台对开门上设有对开把手。
收集台对开门可单独打开,从而进行原材料的拾取工作,拾取完毕后,关闭收集台对开门,而后将设备推至工作场所,拉升设备前门,操作人员便可在右侧操作台面上进行药物的配置工作。
所述的操作台面靠近柜体后壁的部分设有连通收集区的通孔。
所述的升降门通过恒力卷簧与柜体连接。
所述的升降门外侧四周设有门罩,门罩上设有升降把手。
所述的消毒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操作区的柜体内壁上的荧光灯和紫外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9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喷砂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收集锂离子电池安全试验爆炸后的气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