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7527.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邱石军;陈滔;周平银;蓝华晓;黄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G10K11/16;G10K1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422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桩降噪 风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包括充电桩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内的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桩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侧门板和排风侧门板,所述充电模组的一端抵接所述进风侧门板,所述充电模组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排风侧门板,所述进风侧门板和所述排风侧门板设置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一百叶窗和所述第二百叶窗相对且交错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通风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既能保障充电桩所发出的热量很好的排出桩外,又能有效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但是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至此,我国多个地区出台小汽车限购拍措施。但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鼓励大家购买,且有大幅度优惠和补贴政策。所以近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充电桩的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现在在许多公共场所都安装配备了充电桩。
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结构各式各样,为了满足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对电动汽车充电速度要求尽可能的快,所以现阶段对充电桩的做法是增加充电模块数量来加大容量负载输出,这样一来充电桩内部散热就成为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当充电桩置于户外高温环境下,是否还能可靠充电运行且不出现故障。那么对散热要求,风道设计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市面上对风道设计还不够完善,特别地,现在大部分风道设计都是采用直进直出的方式,虽然其能将发热部件所发出的热量排出桩外,但是其还存在噪音大的问题,当多个充电模块同时运作时,桩内的噪音也相应会增大,所产生的噪音也会从风道的传播到桩外,也就是说,噪音也会未经过滤就直接排出桩外,对外界环境形成噪音影响。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既能保障充电桩所发出的热量很好的排出桩外,又能有效降低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既能保障充电桩所发出的热量很好的排出桩外,又能有效降低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包括充电桩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内的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桩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侧门板和排风侧门板,所述充电模组的一端抵接所述进风侧门板,所述充电模组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排风侧门板,所述进风侧门板和所述排风侧门板设置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一百叶窗和所述第二百叶窗相对且交错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通风口。
当充电桩工作时,通过进风侧门板上的通风口以及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形成通风通道,将外界气体吸入并吹入充电模组内部的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和散热,然后将带有热量的空气从排风侧门板上的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形成的通风通道以及通风口排出。在热量得以排出的同时,充电桩内各元件运作时产生的噪音经由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之后,有部分反射回来,相当于是过滤了部分噪音,使得传播到充电桩外的噪音得到了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保障充电桩所发出的热量很好的排出桩外,又能有效降低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百叶窗和所述第二百叶窗均由若干个挡片顺序排列而成,所述挡片包括连接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窗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百叶窗的若干所述连接部均固定于所述进风侧门板和所述排风侧门板,所述第二百叶窗的若干所述窗叶部和所述第一百叶窗的若干所述窗叶部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桩降噪风道系统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百叶窗中,相邻两所述挡片之间的距离a为50~7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刹车总泵用治具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用防针刺伤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