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溶媒回收功能的包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6311.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2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海;谭建国;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溶媒 回收 功能 包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溶媒回收功能的包衣机,包括包衣主机、热风柜、排风柜,包衣主机的进风孔通过送风管道与热风柜的出风孔相连,热风柜的进风孔连接有进风管,三通流量阀的第一进口与大气相连通,三通流量阀的出口连接在进风管上,冷凝柜的进风孔通过管道与包衣主机的出风孔相连,冷凝柜的出风孔通过管道与排风柜的进风孔相连接,排风柜的出风孔通过排风管连接至三通控制阀的进口,三通控制阀的一个出口连通至大气,三通控制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回风管道连接至三通控制阀的进口。将包衣机排出废气中含有的有机溶剂蒸汽被冷凝为液体而回收,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化工、制药、食品、农业等生产领域的颗粒物包衣机,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溶媒回收功能的包衣机。
背景技术
包衣机主要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农业等生产领域,可以将一定成分的包衣介质包覆在各种固体颗粒物如药物制剂中的片剂、丸剂,食品中的糖果、零食,农业中的种子等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薄膜,实现保护等功能。通常待包衣的颗粒被投入到包衣主机内,通过封闭的包衣滚筒作连续翻滚运动,包衣介质则通过喷枪或滴管附着在颗粒表面,利用经过滤并加热的热风进行加热烘干。现有的包衣机利用主机上游的热风机采集环境风并对采集的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热风通过管道传送到包衣主机内对包衣介质进行干燥,废气从包衣主机内抽出,通过下游的排风机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由于包衣介质常用到乙醇和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如果包衣主机内的废气不经处理直接通过排风机排放,这些随热风一同排出的有机溶剂蒸汽既可能污染环境,又可能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等风险。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会对环境带来负担,必须要减少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包衣作为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关键工艺,减轻其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溶媒回收功能的包衣机,通过对从包衣主机中排出的有机溶剂蒸汽进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溶媒回收功能的包衣机,包括包衣主机、热风柜、排风柜,所述包衣主机的进风孔通过送风管道与热风柜的出风孔相连,所述热风柜的进风孔连接有进风管,其关键在于:还包括三通流量阀、冷凝柜与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流量阀的第一进口与大气相连通,所述三通流量阀的出口连接在所述进风管上,所述冷凝柜的进风孔通过管道与所述包衣主机的出风孔相连,所述冷凝柜的出风孔通过管道与所述排风柜的进风孔相连接,所述排风柜的出风孔通过排风管连接至所述三通控制阀的进口,所述三通控制阀的一个出口连通至大气,所述三通控制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回风管道连接至所述三通控制阀的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柜包括冷凝器、疏水阀、集液桶,所述冷凝器用于对包衣主机排出的有机溶剂蒸气进行冷凝处理,所述疏水阀用于实现汽液分离并将有机溶剂液体排放至集液桶内,在所述集液桶上连接有排液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集液桶内还设置有液位监控报警装置,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柜的排风管上设置有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监控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包衣主机、热风柜、排风柜、冷凝柜和回风管,所述热风柜采集环境空气后进行过滤加热并送入包衣主机,对包衣主机内附着在固体颗粒表面的包衣介质进行干燥,干燥后产生的废气经过冷凝柜冷凝处理,废气中含有的有机溶剂蒸汽被冷凝为液体而回收,剩余的无害废气通过排风机被抽出,或通过回风管道再次进入热风柜和冷凝柜,进一步回收有机溶剂蒸汽,提高了回收效率;通过上述处理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了有机溶剂蒸汽对环境的污染和火灾、中毒等隐患,同时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减排的目的,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现成本低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6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膜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高铁设备舱进风过滤器的双面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