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5671.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5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中;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林叶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H01H71/12;G01K1/0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达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电 过载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节电器,所述节电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气缸,所述底板顶部靠近电动气缸一侧的两端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两端靠近电动气缸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节电器进行实时监控,当温度超过预定值时,直接传达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直接下达指令给警报器和内部的过载保护结构,在第一时间通过警报器向外界发出警报,对人们进行提醒,同时也带动过载保护结构进行运转切断连接,进而对节电器起到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载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节电器一般分为照明灯具类节电器和各动力类节电器,采用高压滤波和能量吸收技术,自动吸收高压动力设备反向电势的能量,并不断回馈返还给负载,节省了用电设备从高压电网上吸取的这部分电能,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先进的高压电参数优化技术、正弦波跟踪技术及纳米技术和组件,抑制和减少供导线路中的冲击电流、瞬变及高次谐波的产生,净化电源、提高高压电网的供电品质,大幅降低线路损耗及动力设备的铜损和铁损,提高高压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做功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既节省了电能又可大幅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过载保护一般是防止主电源线路因过载导致保护器过热损坏而加装的过载保护设备,所以节电器也需要一种专门的过载保护装置,现有的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大多数效果较差,不能很好及时的知道什么时候发生过载现象,没有警报对人进行提醒,从而不能做出更好地应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节电器,所述节电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气缸,所述底板顶部靠近电动气缸一侧的两端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两端靠近电动气缸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侧板两端远离滑槽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半弧形滑槽,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两端靠近电动气缸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和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分别和滑槽及半弧形滑槽相互适配,所述横板远离侧板一侧竖直设置有通孔,所述底板顶部远离电动气缸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通孔的内部套设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部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传动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传动杆的一端与节电器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所述主体内部远离节电器一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单片机,所述主体内部远离节电器一侧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动气缸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与横板底部靠近侧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外侧的顶部套设有挡板,且挡板呈圆盘状。
优选的,所述主体一端的顶部铰接有盖板,且盖板一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底板的一端与横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相连。
优选的,所述主体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主体一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警报器,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于温度传感器、警报器、电动气缸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动气缸和警报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节电器过载保护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节电器进行实时监控,当温度超过预定值时,直接传达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直接下达指令给警报器和内部的过载保护结构,在第一时间通过警报器向外界发出警报,对人们进行提醒,同时也带动过载保护结构进行运转切断连接,进而对节电器起到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林叶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林叶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5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优质音效的音箱发声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固体样品漫反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