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水坑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3554.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浩;蒋东斌;陆跃东;左道政;吴耀伟;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0 | 分类号: | E02D19/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陈巍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坑防护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和支架,在所述盖板和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容纳格,该容纳格内设置有净化包,该净化包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支架盖设在集水坑的顶部,且所述盖板的顶部和集水坑外周的地板的顶部齐平。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坑防护结构在使用时,集水坑内的异味气体在上升到与支架接触时,会被支架内的净化包吸附去除大部分异味,可以有效防止异味气体从集水坑顶部散发,保护了环境,同时有利于处在该环境内的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水坑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基坑开挖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标高时,需要设置集水坑,将地下水引流到集水坑中储存以便于集中排水。在建筑施工时,在地下室的底板上预留洞口,该洞口与集水坑连通,并在该洞口处盖上盖板以隔离集水坑。
集水坑内会积蓄有较多污水,在温度较高时,极易散发难闻气味,对人体健康有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水坑防护结构,其可以对集水坑起到防护作用,防止集水坑向外散发异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坑防护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和支架,在所述盖板和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容纳格,该容纳格内设置有净化包,该净化包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支架盖设在集水坑的顶部,且所述盖板的顶部和集水坑外周的地板的顶部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坑防护结构在使用时,集水坑内的异味气体在上升到与支架接触时,会被支架内的净化包吸附去除大部分异味,可以有效防止异味气体从集水坑顶部散发,保护了环境,同时有利于处在该环境内的人们的身体健康。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矩形的框架,在该框架的内周设置有若干纵梁和若干横梁,所述纵梁和横梁之间围成了若干所述容纳格;且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钢丝网。钢丝网可以对净化包起到承托作用,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降低支架的重量,且便于打开盖板对净化包进行更换。
优选地,所述净化包采用无纺布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纵梁和横梁的顶部低于所述框架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盖板从上至下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与所述框架的顶部搭接,且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与所述纵梁和横梁的顶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集水坑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盖板;2-支架;3-净化包;4-橡胶垫;
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21-框架;22-纵梁;23-横梁;24-容纳格;25-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3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润滑的纺织导辊机构
- 下一篇:伴热管道用套筒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