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设备主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3274.0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27;H01Q1/50;G04G17/08;G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及其 主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设备主体,包括用于作为天线的金属上壳、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金属上壳表面上的屏幕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金属上壳底面上的基座下壳、设置于所述基座下壳的侧壁上并用于安装生耳的若干个表耳。如此,本实用新型将金属上壳的壳体作为无线信号变换与收发的天线部件,同时将各个表耳安装到基座下壳上,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天线净空,降低信号干扰和损耗;同时,碰撞产生的冲击会首先通过表耳传递至基座下壳上,经过基座下壳的吸收后再传递至金属上壳上,避免冲击振动直接传递至金属上壳上,有效避免屏幕组件受到较大冲击影响,降低屏幕组件损坏几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主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兴起,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某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设备,通常设计成可穿戴结构,方便人们随身携带和使用。常见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其主要结构均包括两部分,即设备主体和绑带。
以智能手表为例,设备主体主要包括表壳,而绑带即为腕带。其中,腕带一般分为两部分,能够周向合围形成类圆形结构,方便佩戴在手腕等部位上。设备主体一般安装在两条腕带之间,主要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同时收发无线信号,实现与外界设备的无线通信。为满足智能手表的无线通信需求,一般在表壳内安装有天线。同时,为方便表壳与腕带之间的连接,还在表壳上安装有表耳,从而通过表耳上安装的生耳与腕带相连。
目前,表耳一般设置在表壳的上壳位置,下壳一般仅做承托紧固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表壳与表耳的此种结构设计,一方面由于上壳内安装有数量繁多的微小型元器件,内部安装空间狭窄,导致上壳内的天线净空太小,干扰因素太多,难以实现全向通信,同时表耳的安装位置靠上,也制约了天线的净空;另一方面,当智能手表不慎掉落到地面时,很大概率会是外伸的表耳先着地,而撞击产生的冲击将顺着表耳直接传递到上壳,容易损坏上壳表面安装的屏幕组件,导致屏幕破碎等问题。
因此,如何增加可穿戴设备的天线净空,降低信号干扰和损耗,同时避免屏幕组件受到表耳传递的冲击导致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主体,能够增加可穿戴设备的天线净空,降低信号干扰和损耗,同时避免屏幕组件受到表耳传递的冲击导致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主体,包括用于作为天线的金属上壳、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金属上壳表面上的屏幕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金属上壳底面上的基座下壳、设置于所述基座下壳的侧壁上并用于安装生耳的若干个表耳。
优选地,各所述表耳与所述基座下壳的侧壁通过预设工艺一体成型相连。
优选地,所述基座下壳及各所述表耳均为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金属上壳及所述基座下壳均呈圆盘状,且两者互相扣合。
优选地,各所述表耳的内端面底部均连接在所述基座下壳的外缘上,且各所述表耳的内端面均压紧在所述金属上壳的侧壁上。
优选地,各所述表耳的外端在所述基座下壳的外缘上沿预设角度向外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基座下壳的侧壁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金属上壳的侧壁底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上壳的侧壁底面上凸出设置有呈环形、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形成卡接的第一卡接环,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面上贴附设置有用于加强与所述第一卡接环的连接稳定性及液密封性的防水胶黏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3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