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FRP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3124.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1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左志亮;郑仲荣;蔡健;黄若洋;陈庆军;杨春;姜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1/00;E04C3/3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异形 frp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FRP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第一FRP条带、多个第二FRP条带和固定角钢,异形柱包括腹板和翼缘,多个第一FRP条带包裹腹板,多个第二FRP条带包裹翼缘,固定角钢设置于腹板与翼缘连接处的阴角处,固定角钢的两边分别与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续的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分别对腹板和翼缘进行包裹,并在腹板与翼缘交界的阴角处采用固定角钢进行加固,避免受力时FRP条带在凹角处脱离,实现了FRP条带对异形柱的全截面包裹加固,提高了异形柱的全截面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FRP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结构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加固技术。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施工便捷等优良特性,采用FRP进行结构柱加固,在基本不改变结构柱外型和增加结构自重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因此FRP在即有建筑结构的加固和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常用的FRP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有全包裹加固,FRP全包裹加固对柱体的原始承载力和延性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FRP沿结构柱全长包裹加固的现场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材料耗费也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要实现FRP对异形柱的全截面包裹加固,如果没有在截面阴角处进行必要的FRP连接加固处理,在结构柱受力时可能导致截面凹角处的FRP剥离脱落,无法起到FRP包裹对异形柱的加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FRP加固结构,采用连续FRP条带对异形柱截面的腹板和翼缘部分分开进行包裹,并在腹板与翼缘交界的阴角处采用加固角钢进行加固,避免受力时连续FRP在凹角处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FRP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第一FRP条带、多个第二FRP条带和固定角钢,异形柱包括腹板和翼缘,多个第一FRP条带包裹腹板,多个第二FRP条带包裹翼缘,固定角钢设置于腹板与翼缘连接处的阴角处,固定角钢的两边分别与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续的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分别对腹板和翼缘进行包裹,并在腹板与翼缘交界的阴角处采用固定角钢进行加固,避免受力时FRP条带在凹角处脱离,实现了FRP条带对异形柱的全截面包裹加固,提高了异形柱的全截面承载力。
进一步,所述固定角钢的两边分别压接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靠近阴角处的端部。通过固定角钢加强了腹板和翼缘处的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在阴角处的固定,避免受力时连续FRP在阴角处脱离,实现了FRP对异形柱的全截面包裹加固,提高了异形柱的全截面承载力,可以充分发挥FRP条带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所述固定角钢沿异形柱的高度方向设置。既实现了腹板和翼缘处的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在阴角处的固定,也增强了异形柱全长阴角处的强度和刚度,与第一FRP条带和第二FRP条带一起构成双重加固。
进一步,所述多个第一FRP条带和多个第二FRP条带仅包裹异形柱上下两端的塑性铰区域。相比于FRP条带沿异形柱全长包裹加固,能够在保障加固强度和加强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进一步,所述塑性铰区域分别位于异形柱距离上端面1000mm的范围内的区域和距离下端面1000mm的范围内的区域。
进一步,所述固定角钢的一边通过螺栓与第一FRP条带和腹板连接,另一边通过螺栓与第二FRP条带和翼缘连接。通过螺栓将固定角钢固定,避免受力较大时因固定角钢剥落而无法固定FRP条带。
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异形柱FRP加固结构还包括多个加劲板,所述加固角钢的两边均与加劲板连接,加劲板沿加固角钢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通过设置加劲板提高固定角钢的抗压强度,同时增强异形柱阴角处的强度和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3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