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0153.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养群;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隧道撑开器包括弹性钳本体和锁紧件,所述弹性钳本体具有两个钳臂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与两个所述钳臂的手持端连接固定,两个所述钳臂的夹持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弧形撑开片,且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的弧口相对靠近,在外力作用下,两个所述钳臂的手持端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张力并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相互远离,所述锁紧件安装在任意一个所述钳臂上,并用以将两个相互远离的所述弧形撑开片锁紧。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由尿道口置入,撑开尿道上下方组织,方便医护人员的将口腔粘膜管放置入隧道中,避免血管钳的繁琐操作,减轻医务人员的手术负担,为重建尿道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撑开器。
背景技术
先天性尿道下裂和后天性尿道缺损需要整形外科进行尿道重建,临床病例较多。
口腔粘膜卷管移植分期修复尿道下裂及其他尿道缺损性疾病手术过程中,一期口腔粘膜卷管移植时,需要将口腔粘膜卷管置入隧道,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血管钳,但血管钳的操作较为费力繁琐,且尿道口撑开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撑开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撑开器,包括弹性钳本体和锁紧件,所述弹性钳本体具有两个水平分布的钳臂以及与两个所述钳臂的手持端连接固定的弹性件,两个所述钳臂的夹持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弧形撑开片,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的弧口相对靠近,且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的通槽均竖向分布,在外力作用下,两个所述钳臂的手持端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张力并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相互远离,撤销外力,两个所述钳臂在所述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所述锁紧件安装在任意一个所述钳臂上,其用以将两个相互远离的所述弧形撑开片锁紧。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优选地,两个所述钳臂的手持端均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栓,任意一个所述钳臂的夹持部上设有水平贯穿其的螺纹孔,所述锁紧件远离其头部的一端旋合在所述螺纹孔上,在外力作用下,两个所述钳臂手持端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张力并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相互远离,拧紧所述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远离其头部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钳臂相抵,以将两个相互远离的所述弧形撑开片锁紧,或拧松所述锁紧件,两个所述钳臂在所述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两个所述弧形撑开片由尿道口置入,撑开尿道上下方组织,方便医护人员的将口腔粘膜管放置入隧道中,避免血管钳的繁琐操作,减轻医务人员的手术负担,为重建尿道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隧道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弹性钳本体;11、钳臂;12、弹性件;13、防滑纹;2、锁紧件;3、弧形撑开片。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0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