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生产用蒸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7969.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1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苏仙区绿缘野生藤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B01F7/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生产 用蒸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用蒸煮装置,属于茶油生产领域。包括蒸煮桶和蒸煮桶外侧的保温仓,蒸煮桶底部设有加热腔;保温仓外侧设有隔热层;蒸煮桶内部水平设有搅拌棒;蒸煮桶外侧设有电机,电机与搅拌棒连接;加热腔与保温仓之间设有铁质或铜质的挡板。本装置采用密闭的蒸煮桶,且在蒸煮桶外侧设有保温仓,能够防止热量外泄,提高炉内温度。在蒸煮桶内设置横向搅拌棒,在蒸煮的过程中翻动茶籽,促进水蒸气蒸发和包裹,使茶籽受热更加均匀,在蒸煮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减少蒸煮时间,节省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油生产用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茶籽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从油茶中提取的茶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格和保健功能,它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因此,茶油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干燥是油茶籽加工利用的第一道工序,对油茶籽的品质、出油率和油脂的品质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茶油主要是农户自种、自收、自管,进行作坊式榨油。
目前茶油生产工艺主要为蒸煮-压榨-过滤-精提,而在蒸煮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常规的橡木桶或一般的木桶进行蒸煮,这种蒸煮升温慢,增加了能耗。同时未进行搅拌,受热不均匀,为达到压榨条件所需的蒸煮时间更长,能耗偏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受热均匀,节省能耗,缩短蒸煮时间的茶油生产用蒸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茶油生产用蒸煮装置,包括蒸煮桶,所述蒸煮桶外侧设有保温仓,所述蒸煮桶底部设有加热腔;所述保温仓外侧设有隔热层;所述蒸煮桶内部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水平设置;所述蒸煮桶外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棒连接;所述加热腔与保温仓之间设有铁质或铜质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坐封导斜与锁紧套之间设有丝扣;所述丝扣为单向锁紧丝扣。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桶顶部铰接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顶部设有可活动的排气冒。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排气方向为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包括搅拌轴和旋转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至少为2个,且平行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叶片为在搅拌轴上轴向螺旋分布。
进一步的,括搅拌轴的端部设有从齿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板,或电加热管,或蒸汽加热管,或炉嘴。
本实用新型茶油生产用蒸煮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采用密闭的蒸煮桶,且在蒸煮桶外侧设有保温仓,能够防止热量外泄,提高炉内温度。
(2)在蒸煮桶内设置横向搅拌棒,在蒸煮的过程中翻动茶籽,促进水蒸气蒸发和包裹,使茶籽受热更加均匀,在蒸煮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减少蒸煮时间,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苏仙区绿缘野生藤茶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苏仙区绿缘野生藤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7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