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7554.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3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桂佩佩;梁朝旭;邢国坚;陈守彬;陈霆;张西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2 | 代理人: | 姚大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密封 结构 | ||
1.一种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均套设于线缆上且在所述线缆上依次排列的连接装置、弹性密封圈和螺旋盖;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前端部和与所述前端部连接且设有外螺纹的螺纹部;
所述螺旋盖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所述螺旋盖能套设于所述螺纹部上;
所述螺旋盖、所述螺纹部远离所述前端部的一端和所述线缆共同组成一形变容置腔;所述弹性密封圈能置于所述形变容置腔内,且在所述形变容置腔内分别与所述螺旋盖内侧壁和所述螺纹部的前端头相抵接;
所述弹性密封圈在无外来挤压力的状态下其轴向内径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
所述螺旋盖能基于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啮合,沿所述线缆的轴向移动,并使所述形变容置腔的空间变小以产生对于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来挤压力,所述弹性密封圈在外来挤压力作用下能形成弹性形变,其轴向内径变为小于所述线缆的外径,将所述弹性密封圈由所述线缆轴向受到的挤压力转换为由所述弹性密封圈外围向线缆轴心方向的挤压力,形成对于所述线缆的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密封圈包括挤压环,以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挤压环轴向两侧的延伸环;
所述延伸环包括管状且与所述挤压环连通的延伸主体和远离所述挤压环一端的外开口,以及与所述挤压环连接的内开口;
所述外开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开口的内径,以便于所述延伸环组成一沿所述线缆的轴向由远离所述挤压环一端向与所述挤压环的连接位置由大至小的限缩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环两侧的延伸环为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环的轴向内圈设有一能在外来挤压力作用下通过弹性形变与所述线缆外侧壁周圈相抵接的环状凸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延伸环和所述挤压环组成一剖面为蝶形结构的弹性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于所述挤压环两侧的两个所述延伸环的上开口处分别与所述螺纹部的前端面,以及所述螺旋盖的内侧壁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密封圈的所述挤压环的内径在无外来挤压力的状态下,其内径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
所述弹性密封圈的所述挤压环在两侧的延伸环受到所述螺旋盖和所述螺纹部的相向的挤压力时,能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挤压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线缆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密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螺旋盖远离所述螺纹部一端连接的限位抵接部;
所述螺旋盖的内径不小于所述螺纹部的外径;
所述限位抵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螺纹部的外径,以便于所述限位抵接部能与所述螺旋盖的剖面组成一台阶结构;
其中,所述限位抵接部设有一与所述线缆轴向相垂直且与所述螺旋盖连接的抵接台阶面;
所述弹性密封圈的远离所述螺纹部一端的所述延伸环的上开口处与所述抵接台阶面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7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破碎锤的双螺帽防松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听力检测的医用音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