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底用光电混合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26985.5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济长;陈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跃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282;H01B7/18;H01B7/02;H01B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用光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用光电混合缆,包括综合缆芯、铝箔纸、阻水带、高密度聚乙烯内层护套、合金钢丝铠装及聚丙烯纤维外层护套,综合缆芯包括三角梅花形框架,三角梅花形框架由圆管带有大半圆形凹槽的支撑挂耳组成;圆管内穿接数据电缆,大半圆形凹槽内卡接光缆,相邻支撑挂耳之间设电力缆及增强芯,电力缆、增强芯及三角梅花形框架均位于发泡橡胶填充层内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角梅花形框架作为软支撑分割的方式,从而将数据电缆、光缆及电力缆集成到同一综合缆芯中,同时实现传统有线传输信号、光传输信号及能源输送的功能,减少铺设空间,降低现有海底电缆的铺设成本,便于线路管理;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铺设在海底地面浅层中,铺设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综合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用光电混合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具体用途和功能及水下设施的性能有所不同,海底通信网、海洋观测网和海洋警戒网三大网络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基于光电技术所应用的传输和传感技术互相渗透和三大网络之间的天然联系,三网在某些层面是可以融合的,至少三大网络的主干通道是可以公用的,三网融合是必然趋势。
鉴于此种铺设要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海底用光电混合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底用光电混合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用光电混合缆,包括综合缆芯、绕包在综合缆芯外的铝箔纸、缠绕在铝箔纸外的阻水带、挤包在阻水带外的高密度聚乙烯内层护套、设置在高密度聚乙烯内层护套外的合金钢丝铠装以及挤包在合金钢丝铠装外的聚丙烯纤维外层护套,综合缆芯包括三角梅花形框架,三角梅花形框架由一体成型的圆管和环形分布在圆管四周的三个支撑挂耳组成,每一个支撑挂耳远离圆管方向的端面上开设有大半圆形凹槽;
圆管内穿接有数据电缆,数据电缆内芯由两根数据信号线对绞而成的对绞信号线芯,对绞信号线芯外绕包有绝缘带,绝缘带外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乙丙橡胶绝缘层外绕包第一铜网屏蔽层,第一铜网屏蔽层的外壁与圆管内壁接触;
大半圆形凹槽内卡接有光缆,光缆包括设置在松套管内的光纤芯和纤膏、绕包在松套管外的芳纶布以及绕包在芳纶布外的第二铜网屏蔽层,第二铜网屏蔽层的外壁嵌在大半圆形凹槽内;
相邻支撑挂耳之间的空隙中设有电力缆,电力缆包括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的导体芯,导体芯外涂有导体屏蔽层,导体屏蔽层具体是厚度为0.1-0.12mm且均匀涂布的银导电漆,导体屏蔽层外挤包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设有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具体是由半导体带绕包而成,绝缘屏蔽层外缠绕有绝缘胶布,绝缘胶布外设有铅护套,铅护套外挤包有聚氯乙烯橡胶护套;
电力缆与支撑挂耳之间的间隙设有增强芯,增强芯具体是PBO纤维编织而成的绳线,电力缆外设有发泡橡胶填充层,电力缆、增强芯及三角梅花形框架均位于发泡橡胶填充层内部,综合缆芯由发泡橡胶填充层及其内部的电力缆、光缆和数据电缆组成,铝箔纸绕包在发泡橡胶填充层外部。
优选地,铝箔纸的厚度为0.15-0.2mm,铝箔纸与阻水带的缠绕方向相反、缠绕密度相同,不同方向绕包有利于提高密封性,提高防水性能。
优选地,合金钢丝铠装具体是由镀锌铝镁合金钢丝编织而成,合金钢丝铠装起增强和保护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敷设在海底地面浅层中,降低铺设成本。
优选地,三角梅花形框架具体是由三角梅花形的挤出口熔融挤出而成的硫化聚苯乙烯橡胶材质,三角梅花形框架其软支撑和分割绝缘作用,使电力缆、光缆和数据电缆相互独立,提高信号稳定性。
优选地,芳纶布与第二铜网屏蔽层的绕包方向相反,芳纶布起抗拉和抗冲击的作用,且不同方向绕包有利于提高密封性,提高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跃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跃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6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