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4818.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0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黄文波;伍嘉乐;蔡文伟;黄键;李小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振动 传感器 刀柄 | ||
1.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主体、数据采集电路板、振动采集组件、电能接收组件和电能发送组件,所述刀柄主体的中部设有内孔,数据采集电路板和振动采集组件安装于内孔中,电能接收组件设置于刀柄主体的外表面,电能发送组件与刀柄主体同轴安装,电能发送组件与电能接收组件正对设置且留有间隙,电能发送组件与电能接收组件进行无线电能传输并对数据采集电路板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主体还设有与内孔相连通的引线孔,电能接收组件与数据采集电路板的电源线穿过引线孔,内孔中设有电路板安装槽和两个挡圈安装槽,所述电路板安装槽平行于刀柄主体的轴线,数据采集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安装槽中,两个挡圈安装槽均垂直于刀柄主体的轴线,每个挡圈安装槽中均设置一个挡圈,振动采集组件设于两个挡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板包括数据存储卡、A/D转换器、电源转化装置和中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采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弹簧、振动传感器和传振件,弹簧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中部,弹簧的两端均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引出线与数据采集电路板连接,所述传振件包括安装台和输入杆,安装台与振动传感器紧密贴合,输入杆与内孔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采集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端盖,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定位的凸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端盖的周向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第一壳体中部设有矩形槽和位于矩形槽中心处的第一通孔,弹簧、振动传感器和传振件均安装于矩形槽中,振动传感器的引出线穿过第一通孔,矩形槽两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输入杆穿过第二通孔并与内孔的内壁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采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粘接在安装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设于第二壳体内的电能发送线圈,所述电能接收组件包括第三壳体和设于第三壳体内的电能接收线圈,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三通孔,电能接收线圈的引出线穿过第三通孔后与数据采集电路板连接,电能接收线圈与电能发送线圈正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线圈比电能接收线圈长4~5mm;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与刀柄主体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2~5mm,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与第三壳体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组件还包括信号接收线圈,信号接收线圈设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电能接收组件还包括信号发送线圈,信号发送线圈设于第三壳体内,信号接收线圈正对信号发送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振动传感器的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主体尾端还设有夹头和螺母,数据采集电路板上还设有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48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间清洁消毒用小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攀岩机的阻力装置及其攀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