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4687.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杨鹏;夏礼军;姚鹏;邬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汪玮华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酸性 废水 综合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矿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主动处理单元与被动处理单元,主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沉调节池、氧化池和沉淀池,初沉调节池内设置进水管,氧化池与初沉调节池通过连通口相连通,沉淀池内设置布水管,布水管顶端与氧化池相连通,被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好氧湿地池、厌氧湿地池和出水池,沉淀池与好氧湿地池通过排水管连通,厌氧湿地池与好氧湿地池上部通过连通口相连通,厌氧湿地池底部设置集水管,集水管与出水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综合了主动处理与被动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酸性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过程导致围岩及矸石堆中含硫矿物暴露于空气中,在硫细菌等的参与下,氧化形成酸性矿山排水(AMD,acid mine drainage)。AMD酸性较低(pH2.0~3.5),富含Fe2+、SO42-,并溶解大量有毒金属元素,如Mn、Cd、Cu、Zn、Ni等。含有高浓度酸和溶解态金属的AMD废水进入土壤、地下水和地表径流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基础设施,并对淡水供应短缺地区的水源造成污染。
目前,处理酸性废水的方法主要包括主动处理和被动处理:主动处理技术是建立废水处理站,将酸性废水抽出至废水处理站,通过加药中和、沉淀等工艺处理酸性废水;相比于主动处理,被动处理由于不要求恒定加入化学药剂,运行和维护费用较低,受到人们青睐,但是,被动处理技术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大量污染物的积累,其会失去处理能力而废弃。单一的靠主动处理或被动处理技术很难稳定的、长效的处理酸性废水,因此,开发一种综合处理技术,对于处理煤炭酸性废水极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矿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通过主动处理技术与末端被动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的处理酸性废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处理单元与被动处理单元,所述主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沉调节池、氧化池和沉淀池,所述初沉调节池内设置进水管,所述氧化池与初沉调节池通过连通口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内设置布水管,所述布水管顶端与氧化池相连通,所述被动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好氧湿地池、厌氧湿地池和出水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好氧湿地池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厌氧湿地池与好氧湿地池上部通过连通口相连通,厌氧湿地池底部设置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出水池相连通,出水池上设置出水管。
按上述方案,所述氧化池池底设置曝气管,中部设置石灰石填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石灰石填料由多个内部填充石灰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球组成,所述石灰石粒径为3mm~10mm,所述塑料球直径为80mm~120mm。
按上述方案,所述曝气管为开孔曝气管,开孔方向为斜向下,孔径为3mm~5mm。
按上述方案,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泵,中部设置斜管沉淀填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初沉调节池和沉淀池均设置泥斗。
按上述方案,所述好氧湿地池为表流湿地,填充石灰石填料,粒径为8mm~20mm,顶部种植湿地植物。
按上述方案,所述厌氧湿地池内从上往下依次填充种植土填料、有机质填料和石灰石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煤矿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综合了主动处理与被动处理工艺,保证了酸性废水充分处理,不仅提升了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而且建设投资费用低、维护方便、处理费用低;2、本系统结合了生物与物化处理技术,好氧与厌氧处理技术,保证酸性废水的充分处理;3、本系统的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具有景观效应,对于矿山景观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4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材料的搅拌调节转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