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23880.4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3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市胜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79/06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 地址: | 26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拉手 简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包括外拉把手和外拉手后底座,外拉手后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外拉手后底座上设有固定柱,外拉把手上设有固定通孔,固定柱插入到固定通孔内,外拉把手可通过固定通孔和固定柱相对外拉手后底座旋转。具有以下优点:外拉把手和拉手后底座通过固定柱和固定通孔转动连接,不需要再设立销轴,安装方便,且不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锁外开拉手总成是汽车车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由车外对汽车车门的开关,但是现有的汽车车门外拉总成结构较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
现有技术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包括固定于汽车车门上的拉手后底座,配合设置于拉手后底座上的容纳槽内的外拉把手,外拉把手和拉手后底座相贴的地方均设有通孔,外拉把手和拉手后底座通过销轴穿过通孔固定在一起,这样固定方式安装时不方便,安装时需要对外拉把手和拉手后底座均进行打孔,工艺复杂,且使用时间长了销轴容易断裂,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外拉把手和拉手后底座通过固定柱和固定通孔转动连接,不需要再设立销轴,安装方便,且不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包括外拉把手和外拉手后底座,外拉手后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外拉手后底座上设有固定柱,外拉把手上设有固定通孔,固定柱插入到固定通孔内,外拉把手可通过固定通孔和固定柱相对外拉手后底座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外拉把手包括第一拉手壳体和第二拉手壳体,第二拉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拉手骨架,拉手骨架的自由端设有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通孔为半开口的U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拉手后底座包括前端固定部和后端固定部,后端固定部固定在汽车车体上,前端固定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立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中间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均设有一固定柱,固定柱为圆柱状。
进一步的,两个固定柱相对设立,两个固定柱大小相同,两个固定柱之间设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形状和大小同卡槽相适应,固定部放置在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通孔的深度大于两个固定柱相加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固定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中外拉把手和拉手后底座通过固定柱和固定通孔转动连接,不需要再设立销轴,安装方便,且不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外拉手简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拉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拉手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市胜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州市胜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3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文件夹
- 下一篇:槽形托辊组可调式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