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窑炉承烧匣钵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2056.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启龙;钟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仁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窑炉承烧 匣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窑炉承烧匣钵,它包括一体制成的钵体和三个支脚;其中,所述钵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和四周封闭,下端为下端壁,四周为周壁,下端壁和周壁的厚度为4~5mm,所述钵体形成有容置腔;三个支脚位于所述下端壁的底面上,三个支脚的中心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了匣钵的重量,从而达到节约天然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窑炉承烧匣钵。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一般工业窑炉承烧匣钵,钵体是以莫来石和氧化物结合碳化硅制作而成,厚度大约在15~25mm之间,重量较重,不节约天然气,且匣钵在与化工原料等承烧物使用过程中,产生腐蚀和氧化使匣钵寿命大大缩短,从而提高了购买匣钵成本;传统匣钵膨胀系数大,容易脱落,长期使用会影响化工原料和其他承烧物的纯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业窑炉承烧匣钵,它大大减轻了匣钵的重量,从而达到节约天然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窑炉承烧匣钵,它包括一体制成的钵体和三个支脚;其中,
所述钵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和四周封闭,下端为下端壁,四周为周壁,下端壁和周壁的厚度为4~5mm,所述钵体形成有容置腔;
三个支脚位于所述下端壁的底面上,三个支脚的中心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其中1个支脚位于下端壁的其中一个边的中心处,另外两个支脚分别位于下端壁相对的另外一个边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钵体由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窑炉承烧匣钵,由反应烧结碳化硅烧制而成,且壁厚只有4~5mm,大大减轻了匣钵的重量,从而达到节约天然气的目的。使用寿命是传统匣钵10倍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化学原料等承烧物腐蚀和氧化,长期使用不会膨胀,钵体不会脱落,从而提高承烧物的质量和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窑炉承烧匣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工业窑炉承烧匣钵,它包括一体制成的钵体1和三个支脚2;其中,
所述钵体1的上端开口,下端和四周封闭,下端为下端壁,四周为周壁,下端壁和周壁的厚度为4~5mm,所述钵体1形成有容置腔;
三个支脚2位于所述下端壁的底面上,三个支脚2的中心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如图2所示,其中1个支脚2位于下端壁的其中一个边的中心处,另外两个支脚2 分别位于下端壁相对的另外一个边的两端。
支脚2的特定位置的设计加强了钵体1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钵体1由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工业窑炉承烧匣钵,由反应烧结碳化硅烧制而成,且壁厚只有4~5mm,大大减轻了匣钵的重量,从而达到节约天然气的目的。使用寿命是传统匣钵10倍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化学原料等承烧物腐蚀和氧化,长期使用不会膨胀,钵体不会脱落,从而提高承烧物的质量和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仁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仁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2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工具电源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炼铁锅炉用矿石燃料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