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21616.7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6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东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学前 儿童 身体 协调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支架的内侧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滑动板通过避让槽贯穿支架,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训练装置。实用新型的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通过弹簧、滑动板、第二滑轮、第三滑轮、通槽、竖杆等结构实现座椅的上下运动,座椅的上下运动的同时通过滑轮、缆绳等实现竖杆的向内侧与向外侧运动,儿童通过坐在座椅上,双手放在竖杆下方的把手上,通过重力以及双手的拉力,实现身体的协调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学前儿童的身体协调性都来自于平时的运动积累养成的,但是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平时生活中的运动都是缺乏运动动作,或者日常运动训练十分有限,并不能达到更高要求标准,如对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活度、肢体可控性以及运动的均衡发展,则必须依靠一些训练器械来进行有对性的训练,然而针对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的装置还十分的欠缺,仍有待于我们继续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支架的内侧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滑动板通过避让槽贯穿支架,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训练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训练装置包括转动块,所述顶板的顶端后侧中心位置轴接有左右两个转动块,左右两个所述转动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缆绳的一端,所述顶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左右两个所述转动块的底端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与通槽插接配合,所述顶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轴接有第一滑轮,所述顶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第二滑轮,所述顶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第三滑轮,所述缆绳分别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紧密贴合,所述缆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板的顶端螺栓连接有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竖杆的底端安装有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对称分布在底板的顶端四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通槽为半圆形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滑轮位于第二滑轮的外侧,且第三滑轮位于第二滑轮的前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通过弹簧、滑动板、座椅、避让槽、转动块、缆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通槽、竖杆等结构实现座椅的上下运动,座椅的上下运动的同时通过滑轮、缆绳等实现竖杆的向内侧与向外侧运动,儿童通过坐在座椅上,双手放在竖杆下方的把手上,通过重力以及双手的拉力,实现身体的协调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东学院,未经辽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1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