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橱柜的节能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0755.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虞邦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越厨具金属(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15/12;F24C15/10;F24C15/08;F24C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橱柜 节能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橱柜的节能灶具,包括节能机构、连接罩、定位槽和橱柜壳体,所述定位槽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接的橱柜壳体,且位于所述橱柜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热的节能机构,且所述节能机构包括第一隔温罩、第二隔温罩、第三隔温罩、限位环和导热孔。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将需要加热的器皿放置在连接罩的上端面,随后通过外部燃气进行供应燃烧,在进行燃烧时,多余的热量能通过第一隔温罩、第二隔温罩和第三隔温罩之间的导热孔进行导通,同时将多余的热能向上部导向,直接作用在器皿的底部,提供进一步充足的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橱柜的节能灶具。
背景技术
节能灶具分为小型即家庭型和大型即商用型,多部分是指商用型,适用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部队、学校等机构进行应用,但是现有的灶具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火焰裸露在外,容易造成热能的散失,降低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所以急需一种带橱柜的节能灶具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橱柜的节能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橱柜的节能灶具,包括节能机构、连接罩、定位槽和橱柜壳体,
所述定位槽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接的橱柜壳体,且位于所述橱柜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热的节能机构,且所述节能机构包括第一隔温罩、第二隔温罩、第三隔温罩、限位环和导热孔,所述限位环的外端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用于隔热的第一隔温罩,且靠近所述第一隔温罩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温罩,所述限位环的内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温罩,所述第三隔温罩的外端面均匀等距开设有用于导热的导热孔
所述节能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连接罩,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将需要加热的器皿放置在连接罩的上端面,随后通过外部燃气进行供应燃烧,在进行燃烧时,多余的热量能通过第一隔温罩、第二隔温罩和第三隔温罩之间的导热孔进行导通,同时将多余的热能向上部导向,直接作用在器皿的底部,提供进一步充足的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流失。
优选的,所述连接罩包括连接座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连接座,能方便后续对器皿进行快速的定位和连接,方便后续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和限位板的内端面为中空设置,且位于中空处固定连接有隔热层,能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防止热能的逸散。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温罩和第二隔温罩的外端面均匀等距贯通开设有导气槽,且所述导气槽与导热孔相正对,能提高热能的导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温罩、第二隔温罩和第三隔温罩的内端面均为中空设置,能提高单层热量的隔绝性能,提高后续对热量的导向。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与橱柜壳体相适配,且所述节能机构和连接罩通过限位环与橱柜壳体相适配固定连接在定位槽的上端面,方便后续对连接罩进行快速的定位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将需要加热的器皿放置在连接罩的上端面,随后通过外部燃气进行供应燃烧,在进行燃烧时,多余的热量能通过第一隔温罩、第二隔温罩和第三隔温罩之间的导热孔进行导通,同时将多余的热能向上部导向,直接作用在器皿的底部,提供进一步充足的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流失。
2.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连接座,能方便后续对器皿进行快速的定位和连接,方便后续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组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越厨具金属(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越厨具金属(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0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