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9561.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甘碧玲;翟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李德魁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引流装置,包括软质本体,所述软质本体设置为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的结构,所述软质本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瓣膜结构,所述瓣膜结构上设置有常闭状态的引流口。本辅助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方便实现地将造口袋等设备的引流管引出,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引流管在对造口袋等设备引流时发生渗漏,而且本装置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操作方便,减少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病人手术后腹部有一条引流管,很常见的是皮肤与引流管之间经常会有渗液,渗液少的话可以用纱布吸收然后一天或者两天换药一次;但是渗液多而且引流管不能拔除的情况下、外科医生经常很忙去上手术就不能经常去处理伤口,伤口如果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影响愈合、而且病人也会感觉不适,甚至经常把衣服弄脏。
现在临床上都会用造口袋等设备套在伤口上,如果伤口引流管拔除或者引流管剪短,伤口的引流液就可以经造口袋等设备收集然后到一定量就从正常出口倒出,如果引流管不拔除,医生一搬会在造口袋等设备最上面开一个开口,把引流管经新开的开口引出,再用胶布把引流管与造口袋等设备新开开口之间的缝隙缠住,但是这种做法会让造口袋等设备收集的液体经胶布的缝隙渗漏,还是会弄脏病人的衣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方便实现地将造口袋等设备的引流管引出,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引流管在对造口袋等设备引流时发生渗漏,而且本装置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操作方便,减少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引流装置,包括软质本体,所述软质本体设置为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的结构,所述软质本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瓣膜结构,所述瓣膜结构上设置有常闭状态的引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本体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所述软质本体上端的敞口直径设置为8-15mm,所述软质本体下端的敞口直径设置为15-30mm。
进一步地,所述瓣膜结构的直径设置为8-15mm。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口设置为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瓣膜结构为单向瓣膜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瓣膜结构与所述软质本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本体采用软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引流装置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软质本体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瓣膜结构的所述引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细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辅助引流装置,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软质本体,在软质本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瓣膜结构,通过在造口袋等设备上剪开一个开口,再将这个开口塞入本装置内,然后将造口袋等设备内的引流管从本装置贯穿而出。
2)本实用新型实现造口袋等设备引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瓣膜结构上常闭状态的引流口对造口袋上的开口进行有效地密封,防止渗漏的发生。由于瓣膜结构的特性,瓣膜结构紧贴穿过引流口的引流管外壁,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从引流管外壁渗出。
3)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采用软质本体,使得软质本体能够更加贴合造口袋,避免对造口袋造成损伤,同时也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再者,本装置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而且能够配合多种不同种类的造口袋和肛袋等设备,操作方便,减少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9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丁代尔试验机
- 下一篇:先焊后碾控制薄板搭接缝焊焊缝厚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