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拍用配重套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8908.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3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石本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本彰 |
主分类号: | A63B49/035 | 分类号: | A63B49/035;A63B6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拍 配重 | ||
一种球拍用配重套具,包括有一具伸缩弹性的环状本体,其具有一用以套在球拍框上的内侧面,以及一供球拍杆穿伸的穿孔,且于外侧面上远离穿孔处设有至少一定位部,并通过至少一具伸缩弹性的圈束件圈绕球拍框,以两端分别结合于前述定位部上,以将本体固定在球拍框上。本实用新型据此将正式球拍改造为练习球拍,以提升使用者对球拍的适应性,且本实用新型可稳固结合在球拍框上,不因挥击而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运动训练辅具有关,尤指一种球拍的配重套具。
背景技术
日本第3027969号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挥拍练习用的球拍,其球拍框上以多条绑线绑固有一配重块,通过其重量供使用者进行挥拍练习。然而此种练习球拍实际上无法用来进行正式运动或比赛,仅能做为挥拍练习使用,且其与实际进行运动时所使用的正式球拍不论就形状、大小或挥击时的风阻等各方面亦皆不相同,因此使用练习球拍进行训练后,使用者仍不能熟悉握持正式球拍的手感,尚须花费时间适应,而无法达到有效的训练目的。
鉴于上述缺失,申请人提出一改良的球拍配重套具,并获得中国台湾 M522057号新型专利。前开专利的配重套具是沿球拍的环状框形成包覆状,且通过头、尾两端于靠近球拍杆处形成固定,以将正式球拍改造为练习球拍,据此只要拆下配重套具,即可以相同的球拍进行运动或比赛,提高使用者对球拍的适应性。
只是前述配重套具仅于靠近球拍杆处形成固定,除此之外仅以绷紧的张力抵靠在球拍框上,以致在猛力挥击球拍时,配重套具仍有可能因惯性而脱落,必须中断练习重新组装该配重套具,因而产生极大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用配重套具,其可牢固地结合于球拍上,而在练习挥拍的过程中不易脱落,且不易移位以确保重心稳定,具有使训练易于进行的功效。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拍用配重套具,其包括有:
一具伸缩弹性的环状本体,其具有一用以套在球拍框上的内侧面;该本体设有一供球拍杆穿伸的穿孔,且于一外侧面上远离该穿孔处设有至少一定位部;
至少一具伸缩弹性的圈束件,其圈绕球拍框并以两端分别结合于该定位部上,以将该本体固定在球拍框上。
较佳地,该本体及该至少一定位部是一体成形。
于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定位部包括一连接该本体的柱体,其末端具有一形成扩张状的凸缘;该至少一圈束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孔径较该凸缘的外径小的结合孔,并在圈绕球拍框后以两结合孔套在该柱体上以获固定。
于一实施例中,该定位部的数量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定位部与该穿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于一实施例中,该定位部的数量为五个,且位于中间的定位部与该穿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较佳地,该定位部包括有一个位于中间的第一定位部、二个邻近该第一定位部且于该第一定位部两侧形成对称的第二定位部,以及二个远离该第一定位部且于该第一定位部两侧形成对称的第三定位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的距离。
于一实施例中,该本体的两侧缘往该内侧面形成翘曲状以使该内侧面与球拍框密切贴合,且该穿孔的孔缘形成翘曲状以加强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拍用配重套具,其可牢固地结合于球拍上,而在练习挥拍的过程中不易脱落,且不易移位以确保重心稳定,具有使训练易于进行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球拍框上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本彰,未经石本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8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出钉铁锤
- 下一篇:一种喷气式节能型拦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