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7869.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梁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西咸新区富恒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3702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件 背面 镗孔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属于机加工刀具制造技术领域,其具体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为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所述导杆通过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与刀头的非刀口端卡接,所述刀杆与刀头连接形成横截面为L型的结构。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镗刀对工件背面进行镗孔时能够镗到位,达到孔的设计要求,加工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刀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
背景技术
在数控加工镗孔时,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背面的加工情况没办法直接观察到,利用传统的镗孔刀具在对工件背面进行镗孔时,由于受到镗刀结构和尺寸的限制,往往对工件背面的孔镗不到位,不能保证孔的尺寸公差,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导致最终加工成品不合格,且传统的镗孔刀具上刀杆与刀头装夹不稳固,在进行加工时刀头会出现晃动,导致加工出来的孔内壁粗糙,达不到光洁度的要求,还需要后续人工进行打磨处理,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镗刀结构和尺寸的限制,对工件背面的孔镗不到位,不能保证孔的尺寸公差,且刀杆与刀头装夹不稳固,加工出来的孔内壁粗糙,达不到光洁度的要求,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为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所述导杆通过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与刀头的非刀口端卡接,所述刀杆与刀头连接形成横截面为L型的结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凹点,所述刀头的非刀口端设置有与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上限位凹点对应连接的限位凸块。
进一步限定,所述刀头的非刀口连接端设置有销轴孔,且刀头的非刀口连接端通过穿过销轴孔的销轴连接在刀杆上的连接凹槽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刀杆为圆柱状,且刀杆横截面圆直径与刀杆长度比为1:3~5。
进一步限定,所述刀杆的长度为200~300㎜。
进一步限定,所述刀头为45°刀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其刀杆与刀头连接形成横截面为L型的结构,刀杆和刀头的长度均较长,这种结构设计使镗刀在对工件背面进行镗孔时能够镗到位,达到孔的设计要求,加工精度高。
2、连接凹槽为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通过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结构将镗刀的非刀口连接端卡紧,在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凹点,在刀头的非刀口连接端设置有与工字型槽或燕尾型槽内表面限位凹点对应的限位凸块,通过限位凹点与限位凸块的配合连接能够减少镗刀在镗孔过程中的晃动。
3、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件背面镗孔的镗刀,其刀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刀头的非刀口连接端卡接连接凹槽内或刀头的非刀口连接端通过穿过销轴孔的销轴连接在刀杆上的连接凹槽内,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增加刀头的稳固性,在镗孔时刀头不会产生晃动,能够保证孔内壁的光洁度,不需要后续进行人工打磨处理,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镗孔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镗孔刀具的轴向视图;
其中,1-刀头,2-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西咸新区富恒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西咸新区富恒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7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热锻机械手用双爪机械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整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