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环成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17808.0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8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梅;侯建民;梁书成;孙晓磊;刘刚强;韩振山;张艳刚;安君;李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16 | 分类号: | B21D53/16;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鲍丽伟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环成形装置,包括压铸件、固定件、用于限定棒料形状的模型,所述压铸件包括第一压铸件、第二压铸件、第三压铸件,通过第一压铸件、第二压铸件、第三压铸件与模型的配合能够直接完成对棒料的加工,将棒料加工成模型外表面的形状,无需多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弯环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棒料弯环成型方法是将棒料经冲床下料后,将坯料放在压力机的弯曲模中压弯坯料两端,再将坯料取出放入另一弯曲模中实现中间部分弯曲成型,经整形工序后最终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工序多,流程长,生产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弯环成型方法工序多,流程长,生产效率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环成形装置,包括压铸件、固定件、用于限定棒料形状的模型,所述压铸件包括第一压铸件、第二压铸件、第三压铸件,所述第一压铸件位于所述模型上方,所述第二压铸件位于所述模型两侧,所述第三压铸件位于所述模型下方,所述固定件适于将所述棒料固定于所述第一压铸件与所述模型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竖直放置的固定板,所述压铸件、所述固定件、所述模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铸件包括驱动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下端边缘设有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吊杆、第一凸轮、连接块,所述吊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吊杆邻近所述模型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凸轮固定于所述连接块上方,通过所述第一凸轮的旋转使所述连接块进行纵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侧向凸出的凸出板,所述凸出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吊杆穿过所述凸出板上的通孔,且所述吊杆远离所述模型的一端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凸出板之间的所述吊杆上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与所述螺母之间、所述弹簧与所述凸出板之间均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挡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棒料适于穿过所述固定块上的通孔抵接于所述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铸件包括第一推杆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推杆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曲柄滑块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间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压铸件包括第二推杆、第二凸轮以及用于所述第二推杆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凸轮固定于所述第二推杆下方,通过所述第二凸轮的旋转使所述第二推杆进行纵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铸件底端设有与所述模型上端形状相对应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弯环成形装置,包括压铸件、固定件、用于限定棒料形状的模型,所述压铸件包括第一压铸件、第二压铸件、第三压铸件,通过第一压铸件、第二压铸件、第三压铸件与模型的配合能够直接完成对棒料的加工,将棒料加工成模型外表面的形状,无需多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弯环成形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推动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推动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7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坚果果实加工用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氨纶丝弹力的测试装置





